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历史事件 >> 正文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日期:2014-05-29 09:14:41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村经济新体制的初步构建,促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新变化。新变化之一是加快了农业生产的发展速度。1986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农业总产值已由1980年的2 223亿元增加到1986年的3 947亿元,平均每年递增速度达到了10%,比1952至1978年26年年平均递增3.2%的速度快两倍多。新变化之二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农村第一步改革,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使农村解放出一大批劳动力,第二步农村购销体制和产业结构的改革又为这些解放出来的劳动力向着第二第三产业转移提供了良机。于是以集体经营为主并有个体、私人经营的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到1987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已达到8 805万人,产值达到4 764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50.4%。这是农村经济的一个历史性大变化。如果说农村第一步改革最令人注目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带来了我国农村生产力的一次飞跃式发展,那么第二步改革最令人注目的就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它带来了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式发展。 
    乡镇企业的崛起,在中国经历了一个特有的过程。198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转发农牧渔业部和部党组(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中,开始把原来的社队企业改称乡镇企业,赋予乡镇企业以不同于社队企业的新的性质和内容。原来属于人民公社和生产队管理的社队企业,是政社合一的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它们的经营范围限于社队内部,而且数量很少;在分配上则是吃大锅饭,搞平均主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社队企业在放宽政策的条件下,有了较快的发展,经营范围和内容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正式赋予这些企业以新的性质和新的内容,则是在这次中央的通知中。通知指出,乡镇企业是多种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柱,是广大农民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是国家财政收入新的重要来源,是国营企业的重要补充。 
    乡镇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不吃大锅饭","不捧铁饭碗",因而竞争性强;它投资少、费用低,自主权比较多,容易应用科研成果;它"船小好掉头",容易适应市场需要,很快转产。因此,尽管它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但是,某些产品,国有企业生产亏损,乡镇企业生产却能盈利。近年来,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超过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平均速度,显示出它特有的生命力。正是由于乡镇企业具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和强大的生命力,所以文件才特别号召"各级党委和政府对乡镇企业要在发展方向上给予积极引导,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管理,使其健康发展"(《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440页)。在这个文件的推动下,乡镇企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迅猛发展起来。 

全面改革初期,除乡镇、村级集体办的企业外,户办、联户办(合作)的企业,成为乡镇企业崛起的明显特征。1984年,乡镇企业达到606.52万个,其中户办、联户办企业占69.3%。乡镇企业总收人为1 537.08亿元,比1983年增长65.5%。1985年,户办、联户办的企业又增加600多万个,乡镇企业总收入比1984年增长66.9%。1986年,乡镇企业总数中户办、联户办企业占88.6%,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5年增长29.8%。 

 在这几年乡镇企业的崛起中,家庭办企业、联户办合作企业之所以占的比重较大,是因为绝大多数地区乡镇、村级办的集体企业起步较晚,受到筹集资金和获得较好的技术条件的限制。这样在人民公社解体、国家又放宽政策的条件下,家庭办和联户办的小型企业便应运而生。这样办农村小型企业,较之只靠乡镇集体力量办较大的企业,更容易调动农民的资金和人力,从而为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在1987年至1988年的两年,乡镇办、村办、联户办、个体办农村小企业的发展形势越来越好,农民称之为"四个轮子"一齐转,大家奋力奔小康。与此同时,乡镇、村级集体办的较大企业出现了"迎头赶上"的新趋势,其数量日渐增多。早年办的乡镇、村级企业,此时走向上规模、上水平、逐渐完善的道路。它们原来曾以"船小好掉头"而感到自豪,现在则追求"船大顶风浪"而上规模、上水平。其中的佼佼者,竟组成一批令人刮目相看的乡镇企业集团,而与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三资"企业比高低。 

广大农民在这些年兴办乡镇企业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各有地区特色的乡镇企业模式,体现其植根于中国这一广阔而肥沃土壤的顽强生命力。有一位著名的社会学家称其为"草根企业"。所谓"草根",包蕴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深刻含义。"草根企业"的社会内涵,可以从以下乡镇企业模式中体现出来: 
 --苏南模式,是经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集中于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广大农村地区。这一地区的乡镇企业,起步早,发展快。其特点是在所有制形式上,以乡镇、村两级集体所有制为主;在产业结构上,以工业为主,尤其以非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在城乡关系上,与城市企业、科研单位有着紧密联系,城乡经济相互依存和渗透;在流通结构上,以市场调节为主。"苏南模式"形成于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的发祥地;形成于人多地少、人地矛盾尖锐的地区;形成于城市经济的近距离强烈辐射之中。我国最大的工业城市上海,可以经常给这些乡镇企业以技术、设备和加工任务等支持。 
 --温州模式,是一种以兴旺的家庭工业为主的市场型乡镇企业模式。它在所有制上,以个体经济为主体。据1985年的统计,全市工商登记发证的个体工商户已超过13万户,其中农村占80%,城镇占20%。在产业结构上,以日用小商品生产为主导企业,兼营门类齐全的社会化服务业。在流通结构上,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联结生产循环过程,形成了小商品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的组合方式。在城乡关系上,形成以小城镇为依托的商品生产群体。温州模式的出现,是因为历史上温州的各种家庭手工业十分发达,小商小贩众多,由此造成温州农村的微观经济基础。在农村第二步改革的呼唤下,温州的传统手工业优势,在家庭工业、联户企业的载体上得到发挥。 
  --耿车模式,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乡镇企业的一种模式。它是以江苏省北部宿迁县耿车乡发展乡镇企业的格局而得名。它从起点低的户办企业开始,进而乡、村、联户四个轮子一齐转,形成多种所有制、多样化产业、多渠道服务的乡镇企业模式。耿车乡创办大大小小一起上的乡镇企业,从1983年试点,1984年全乡推开,运行两年就取得了可喜成绩。到1986年,全乡乡办企业18个,村办企业29个,联户办企业98个,个体办企业5 249个。全乡大小企业的总产值达到4691。13万元,比1983年增长近4倍;农民人均纯收人446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比1983年增长了73%。耿车模式的成因是从贫困落后的实际出发,以"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思想为指导,在坚持农业为基础的前提下,从开发本地传统手工技术做起,发挥劳动力众多的优势,以劳动密集方式分户经营小手工艺品、小商品,进而形成联户办、村办、乡办的复合式乡镇企业。 

  --珠江模式,是外向型乡镇企业的一种模式。在地域上指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的佛山市、中山市、江门市、东莞市、新华镇和顺德、宝安等13个县的农村乡镇企业。这种乡镇企业的特点是:在所有制上,以乡(镇)村两级集体经济为主、五个轮子(乡办、村办、农民联户办、个体办和其他合作形式办)一齐转的多层次结构;在经营形式上,以集体经营为主,积极发展包括同外商合资、合作经营在内的多形式的横向联营;在产业结构上,以第二产业(工业)为主,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包括发展创汇型、"三来一补"型和中外合资、中外合作型企业;在企业营销目标上,面向国际、国内两大市场,扩大产品外销比重,多出口,多创汇;在企业资金来源上,采取积极引进外资、社会集资、银行贷款等多渠道办法。珠江模式的成因,主要是毗邻港澳,海外华侨、港澳同胞众多,利用这种优势,大力引进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从而创造出"外向型"经济的乡镇企业模式。同时,这些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发达的农业和有较高文化科技素质的劳动力,也给创建外向型乡镇企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还有晋江模式,是侨乡股份经营型乡镇企业模式;沪郊模式,是以上海郊区为典型的城郊型乡镇企业模式;等等。 乡镇企业反映不同地区特点的各种经营模式,是在各自地区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形成的,也是当地农民对多种生产要素综合利用与组合的结果,是中国农民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的又一伟大创造。实践证明,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网站文章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