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不管黄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这个表述事实上是四川老百姓的俗语,最早被刘伯承引用,邓小平再引用刘伯承的话来谈农业生产。“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把这句话当成所谓“唯生产力论”的典型格言进行批判,并把“黄猫黑猫”换成了“白猫黑猫”。正是这一批判使得“猫论”具有了世界性影响。
粉碎“四人帮”后,中国经济遭到重挫,亟待恢复。僵化而强大的体制及理论体系仍极具统治力,与此相应的是多年积贫后濒临崩溃的社会经济。穷则思变的冲动与僵而不死的思想体系已势如水火。什么能做、什么不能;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不是,没有现成的答案。其时,人心思定,人心思上,人民希望结束“人祸”,拨乱反正,发展生产力,过上好一点的生活,期望中国步入和平、稳定的发展时期。
形成与内容:
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
———摘自1962年邓小平《怎么恢复农业生产》讲话
1962年,邓小平谈到农业生产时,作出了这一论断。在改革开放最初期的那个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下,坚信社会主义怀疑搞资本主义的人算是信“社”的“白猫”,一向来对社会主义不太信任或者不满的人算是信“资”的“黑猫”,“猫论”的意思就是不管是白猫也好,是黑猫也好只要不违法能把经济搞上去就是好猫。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猫论”成为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
邓小平同志曾对关于“猫论”的提问进行解释,他说,“当时,国家很困难,谁能想办法渡过难关就是好样的。话没有错。目的是鼓励生产、恢复农业,没有别的用意,也没有什么用心。” 猫论的提出充分显示制定党的政策,要从客观实际出发,尊重群众的愿望,采取灵活的办法,充分表明了邓小平对“包产到户”、 “责任到田”等做法的支持。
论断影响:
“猫论”改变了过去凡事都要先以意识形态考量、凡事都要先从政治着眼、凡事都要先问问教条的思维习惯,充分展现了邓小平的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敢于负责、敢于讲实话的胆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猫论”成为中国将社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的一个理论标志。
二、“摸论”——摸着石头过河
时代背景:
“摸论”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初。“猫论”及其理论展开从思想上解决了拨乱反正和工作重心转移的问题之后,如何改革,如何建设,需要建构新的理论。旧有的极左但自成体系的理论被“猫论”及其理论展开——真理标准讨论——消解了,新的适应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没有任何先例可供借鉴,于是“摸论”应运而生。
形成与内容:
“摸论”又称“石头论”,是邓小平“摸着石头过河”说法的简称。翻遍《邓小平文选》三卷和有关文献,我们不能找到这句话,但这不代表“摸论”不是小平同志的思想。在现有公开的文献中,陈云同志在1980年12月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陈云是邓小平的亲密战友,在两代领导集体中,邓小平和陈云的共识最多。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善于吸收正确意见,善于借鉴正确方法,“摸论”就是从陈云那里借鉴来并发扬光大的。小平同志表示,“我完全同意陈云同志的讲话。这个讲话在一系列问题上正确总结了我国三十一年来经济工作的经验教训,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指导方针。”谈到特区时讲到:“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几个特区的决定,要继续实行下去。但步骤和办法要服从调整,步子可以走慢一点。”
小平同志将陈云同志在经济理论的“摸论”上升到改革的方法论高度。此后,邓小平同志多次表达出改革要“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指出:“应该说改革是有点风险的”,“中间也可能会出些问题,不要紧,我们不怕,一步步走,一步步地总结经验,不对头赶快改,不是大改,大的方针不会变了。”此后,在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邓小平同志在会见外国元首时,也曾多次提出“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走一步,看一步。”这一“摸论”的指导方针。此后,“摸论”的内涵还不断扩大,包括初级阶段理论、“富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论、一国两制理论等等。
论断影响: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是邓小平等同志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提出来的。在改革开放中,“摸论”及其理论展开正确指导了中国的改革,促进了中国的发展。在任何一项改革中,中央都是采取了由点到面,逐步推进的方式,增强了改革过程的可逆性和可调性。试验成功了就推广,不成功就调整,局部的损失不会影响稳定大局,一步一步,开放不断扩大,改革不断推进,使逐步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轨,国民经济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摸着石头过河”,反映了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实践,积极探索发展规律,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的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摸着石头过河”是永恒的改革道路。任何改革都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没有现存模式可搬、没有现存路径可走。即使有,照搬照抄也不可能是成功的。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今天,深刻理解“摸着石头过河”的思想内涵,对于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有着重大的实践意义。
三、“不争论”——不争论,少说多做
时代背景:
建国后,我国政治经济领域的决策无论大小,都展开过轰轰烈烈的公开讨论与争鸣。那时的“群众运动”、“四大”和“大民主”极为社会推崇,特别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作为“大民主”的载体还被写入宪法。事实上争论并没有带来思想的统一,对实际工作也没有帮助,相反使宝贵的时间白白流失。文化大革命之后,我国的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中央和地方一些人无休止的争论国家政策改革的姓氏,弄得人心惶惶,吓得地方政府缩手缩脚,严重阻碍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事业的进行。用邓小平的话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怕走资本主义道路。首先遇到的是意识形态上的障碍,最根本的是姓‘社’还是姓‘资’的问题。”改革的步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不争论”应运而生。
形成与内容:
20世纪80—90年代,党内就改革的重大步骤达到高度一致,“不争论”在这一过程中逐步成熟。1979年6月18日,万里在出席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就土地改革问题请示邓小平,邓回答说:“不要争论,你就这么干下去就完了,就实事求是干下去。”后来,邓小平把这概括为:允许试,允许看,不强迫。本着这个方针,中央1980年9月召集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第一书记会议,决定由各省根据本地具体情况自己拿主意,叫“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邓小平认为:“改革开放会有不同意见,但那也是出于好意,一是不习惯,二是怕,怕出问题。”就是在这种争论中邓小平将“不争论”的政策化了。邓小平说:“对改革开放,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这是正常的。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走出一条加速发展的新路子,我们的事业才有希望。有的人利用“争论”给别人“戴帽子”,把别人压倒,束缚别人的思想和行动,实际上是一种阶级斗争思维模式的延续。既影响团结,又影响发展,与中央加快发展的要求极不相称。
此后,“不争论”经过试办经济特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上海浦东的开发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检验,十二届三中全会的讨论,在朱镕基、李鹏、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大力支持下,经历过南巡讲话,逐渐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靠拢,成为我国实行改革过程中的指导方针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体现。
论断影响:
“不争论”的实质是着眼发展,反对空谈,尊重事实,提倡实干。20多年的改革开放,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在全党多数逐步达成一致,表明了这个“不争论”的方针是成功的,而全党多数同志在改革大方向上达成一致,就使中国的改革不断向前推进有了重要保证。
这一论断结束了我国由经济形态领域延伸开的轰轰烈烈的大讨论,结束了意识形态领域怕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混乱局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我国经济建设发展抓住机遇期争取了宝贵时间。“不争论”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指导,指明了方向,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新局面,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