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科学分析改革开放的“四柱八梁”

日期:2014-05-29 10:34:56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人有三十而“立”,中国改革开放也有三十而“立”。这就要科学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立”了什么?怎样“立”的。2008年1月7日《中国经济周刊》列出了《中国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固然对改革开放30年历程给与了一个系统的回顾,那不过是一份改革开放30年的“大事年表”,但并不是一种科学分析。
  建立一个新的经济体制,犹如建设一座巨型的大厦,首先要打好大厦的“基座”,改革开放“基座”就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后在“基座”要“架设”起“四柱八梁”。
  
一、改革开放的“四柱”
  改革开放之“四柱”,就是指导和支撑改革开放的四大理论支柱。
  
1.理论“四柱”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这条道路和这个理论体系。”同时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酝酿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邓小平同志在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开幕词中庄严宣告:“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于党的第三代、第四代领导集体,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
  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曾经有过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西方世界,新自由主义和“第三条道路”成为影响较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和引人注目的政治现象,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市场。无论是这样的“主义”,还是对那样的“道路”,我们既不盲目接受,也不简单排斥。我们认准的一个理儿就是“中国国情”,只有植根于“中国国情”的“主义”,才能在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从“中国国情”土生土长、又面向世界和未来的引导中国改革开放走向成功、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旗帜。
  
2.理论“四柱”之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1979年11月26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客人时说:“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但在当时,这一理论还不能为大多数人所理解。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的改革目标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把社会主义经济只看作是“计划经济”的重大突破,也是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迈进。
  邓小平在1992年春视察南方的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3.理论“四柱”之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理论最早见于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党的十二大政治报告明确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1987年党的十三大和1997年党的十五大都从理论上作了论证中国在较长长期都还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依据是我国现实的国情。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耕地少,是由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时间逐步摆脱贫穷和落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理论“四柱”之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场空前的社会变革,整个社会的阶层、利益、结构都必然会发生一系列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必然产生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这必然会打破原有的社会“均衡”和“稳定”状态,出现新的社会失衡,影响社会和谐。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一个重要目标鲜明地提到全党全社会面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确定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2006年10月11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谐社会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一种社会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主要从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向社会全面发展和进步的重要标志。
  
二、改革开放的“八梁”
  改革开放之“八梁”,是指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骨架”的八个最主要方面,无此便不成其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八梁”之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是当时占全国人口数量80%的农民的绝对贫穷被迫创造出来的。1978年秋,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农民在穷的揭不开锅的时候,18位农民立下“生死状”实行了牲畜、农具和耕地的按人头承包到户,一年大变样。小岗第一个“吃螃蟹”的成功如星星之火,迅速燃遍了中国农村大地。1982年1月1日,中共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91年11月中共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中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废除农业税。2005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中国农民彻底告别了在中国实行2600多年的缴纳“皇粮国税”的历史。
  
2.“八梁”之二:设立经济特区和对外开放
  1979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1984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关于设立海南省的决定》和《关于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
  1988年5月15日,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国务院的决定,开放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20世纪90年年代以后,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建设以更大的开放力度走上前台,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是对外开放更直接的内容。1994年1月11日,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目标。经过15年的艰难,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
  
3.“八梁”之三:所有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建设
  传统的社会主义理论认为,社会主义就是消灭私有制。所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一方面,争议和分歧最大的是所有制;而另一方面,取得成就最大的也是所有制。可以说,所有制改革是我国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即在经济体制改革大系统中,高不过所有制改革,深不过所有制改革。对此,我国理论界越来越多的学者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功,首先取决于所有制改革的成功。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所有制是灰色的,生产力之树常青。
  所有制改革的基本内容,一是探索公有制经济在财产组织方面的实现形式,特别是国有企业的产权变革。1984年10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搞活全民所有制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1986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1993年12月5日~7日,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制定了《关于选择百家企业进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的意见》。1997年党的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对于争论了多年的股份制性质问题,指出:“股份制是资本的一种组织形式”,为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奠定了理论依据。1999年9月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是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壮大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最重要的成果之一。1999年3月九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入了宪法修正案。2002年10月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指出“两个毫不动摇”:“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2004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把“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修正案。200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36条)。2007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进一步完善了保护私有产权的法律体系。
  
4.“八梁”之四:财政金融体制改革和宏观调控体系的形成
  财政和金融体制既是运行的枢纽,又是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内容。
  1993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决定》,从1994年1月1日起改革地方财政包干体制,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实行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种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财政管理模式,写入了1995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001年12月国务院下发《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方案》,就中国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的分享和使用等进行了调整。2002年12月国务院批转财政部《关于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意见》。这些法律和规范的出台基本上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体制。
  改革开放前的金融体制是国家一统的单一金融体制,30年来,金融体制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1983年9月国务院作出了《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并于1984年正式成中国工商银行。1993年12月国务院作出《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1995年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和《货币政策委员会条例》。1996年12月实行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2004年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
  财政和金融体制改革大大完善了中国宏观调控的基础,逐渐形成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宏观调控从过去主要依靠行手段转变为主要依靠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
  
5.“八梁”之五:价格改革与市场体系建设
  现代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市场为基础的价格形成机制则是市场机制的核心。现代市场体系包括商品市场和资金、劳动力、房地产、技术、服务、产权等各类要素市场。我国改革开放大体上经历了从商品市场建设为主,到推进要素市场建设为主的两大历史阶段。20世纪80年代价格改革的最重要的改革是工业生产资料价格双轨制;90年代以后,在价格双轨制合并为市场价格单轨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放开消费品价格和服务价格,基本上形成了由政府定价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轨。
  金融市场作为市场体系的枢纽。1990年12月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相继成立。1992年10月,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简称国务院证券委)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证监会)宣告成立,同年12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中国的证券业快速崛起。2004年1月《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明确发展资本市场规则和方向。2005年4月经过国务院批准了中国证监会《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进一步完善了证券市场。
  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基本上不存在房地产市场。改革开放之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壮大,主要得益于两大制度改革:一是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二是城镇国有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确立了“住房商品化和社会化”的改革方向。
  住房既是基本的生活资料,又是一种炫耀性的生活资料;既是商品,又是资产和投资;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变化不仅影响金融安全和社会稳定,而且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政府既大力发展房地产市场,又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
  
6.“八梁”之六: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我国原有的就业体制主要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配加少量自谋职业。1981年10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广开门路、搞活经济,解决城镇就业问题的若干规定》提出了改革统包统配制度,实行劳动部门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揭开了全面改革劳动就业制度的序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就业日益纳入了市场化轨道。但由于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国家一直在寻求一条既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又努力减少失业、扩大就业的道路。
  就业必然连着收入分配,收入分配体制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是计划经济条件下就业统包统配的单一按劳分配制度。这是一种严重的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经过30年的改革,我国逐步建立起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体制。市场化的就业制度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但也会把社会弱者摔出就业门外,从而产生社会分化和社会矛盾。市场化的分配制度大大拉开了收入分配差距,大大提高效率,但过大的收入差距又会产生社会矛盾。这就需要国家加大力度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1991年6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1995年3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具体确定“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进入21世纪,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全民的社会保障建设,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7.“八梁”之七:教育、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
  30年来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977~1985年,恢复整顿的阶段;1985~1989年,全面开展教育体制改革的时期。1985年5月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0年~2003年,教育产业化、市场化和“教育大跃进”时期,一方面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增加了教育机会,同时出现了日益严重的各种乱收费、高收费等损害教育品质和民生的乱象,民众对教育改革表示了极大的不满。2003年至今,教育界落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校正改革发展出现的偏差,促进教育公平,探索面向未来的新的教育。
  与教育体制改革密切关联的是科技和文化体制改革。中国科技体制的改革几乎与教育体制改革同步。1985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强调应当按照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战略方针,尊重科学技术发展规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古国和文化大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必然要扩展和深入了文化领域。2005年10月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四十四章论述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把文化体制改革推向了前台,使2006年成为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破冰之年”。文化作为一个民族的灵魂,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发展水平与高度。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把文化建设好、发展好,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由于文化具有极大的特殊性,它既关联着“软实力”、综合国力的增长和对世界的影响力,同时又关联着国民教育、核心价值观和精神文明建设,所以,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发展任重道远。
  
8.“八梁”之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医疗卫生关系着全民的健康,因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比教育改革就具有更大的特殊性。1985年1月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关于卫生工作改革若干政策问题的报告》,拉开了医疗机构转型的序幕。20世纪90年代初,医疗卫生改革迈上新台阶,1992年9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卫生医疗体制改革的几点意见》,卫生部提出了“建设靠国家,吃饭靠自己”和“以工助医、以副补主”等带有市场化因素的改革举措。199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0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卫生部等8部委《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陆续出台了13个配套政策。医疗卫生改革“政府主导”和“市场主导”的争论逐步成为社会焦点,“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全社会的呼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报告认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基本失败。“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之后,2006年9月国务院成立了由11个有关部委组成的医改协调小组,进一步协调改革,把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重点放在建设城镇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获得了巨大成功。
  摘自
《发展和改革蓝皮书》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