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正文
25岁小伙一天卖了12000双鞋

日期:2013-08-14 03:21:52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1988年出生的王蓬松,今年25岁,但开网店已经有3年多时间了。2010年中期,当他还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一名大二学生时,就开始试水网上开店,尝式自主创业。几年过去,如今他已将网店做的风生水起,雇用员工18名,从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名网店小老板了!

今年312日这一天,王蓬松在淘宝上卖了12000多双鞋,创下了他自主创业开网店日营销量的历史纪录。

1988年出生的王蓬松,今年25岁,但开网店已经有3年多时间了。2010年中期,当他还是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电子商务专业一名大二学生时,就开始试水网上开店,尝式自主创业。几年过去,如今他已将网店做的风生水起,雇用员工18名,从一个大学生转变为一名网店小老板了!

校园创业弄潮儿

王蓬松出生在安徽亳州农村,昨天记者见到他时,第一印象是长的结结实实,粗线条的脸廓,虽少了南方男子的清秀,却有着北方汉子的硬朗。他说,自己今日小有成就,还得从几年前自己是在校大学生时,创业弄潮开始说起。

王蓬松大二那年,自主创业的风气在芜湖职业技术校园里卷起,那时,许多的年轻人在创业大潮的推动下,都产生了创业的愿望。王蓬松所在的电子商务专业班,在自主创业中更是冲在前,这是因为所学的专业知识,给他们自主创业带来了便利:开网店很时兴,而且成本不高,对“穷学生”来说,很对路!当时,全班70多名同学,大部分同学都争先恐后地开起了网店,他成为当中的一员。

开网店虽说成本要求低,但也要近3万元。王蓬松拿出自己平时省吃俭用积存下来的奖学金、生活费等,再加上向朋友借,一共才筹到10000多元钱,缺口还有不少,没有其它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向在土地里刨食的父母寻求支持。虽然家里贫寒,但父母了解到自己的儿子是在干正事时,仍毫不犹豫地东拼西凑给他汇来了15000元钱。开办网店的资金基本到位,王蓬松除上课外,其余时间便全部投入到筹办网店的事情上去,很快,他的网店便开张了,专营鞋类。

缺少资金缺少人员,什么事几乎都要自己亲自动手。王蓬松的网店开张前几月,由于少名气少投入,每天接到的单子很少,只有二三十单,但所花的精力都几乎是自己的全部,一天24小时除了必须的吃饭和休息,其它时间几乎全部扑在网上。那种辛苦是没有开过网店的人难以想像的。也正因为艰苦,班上与他同时开网店的同学,几个月后许多人打起了退堂鼓。但王蓬松却咬紧牙关坚持着,业务终于开始由凉变暖起来,到了开业的第8个月,他统计了一下,已做了10000多单,自己的网店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关注。

离校后两度搬迁

随着网店生意好起来,王蓬松离毕业的日子也越来越近。芜湖职业技校学院(北校区)离市中心较远,也远离进货的批发市场。接到的单子多了,进货距离远给他带来了很多不便,他思前想后,下定决心将网店办公场所迁到城南的澛港大市场。

原本以为当时澛港大市场的房租低,生活成本不高,还能在大市场里方便地组织货源。但搬过去后,王蓬松才发现许多不便。大市场位于城乡接合部,商户经营理念比较保守,他在洽谈业务时,批发商对网店这个新生事物难以理解和接受,支持和合作的愿望比较低。加上开网店需要及时将自己的产品形象挂上网店,但澛港一带缺少摄影专业服务机构和人员。于是没多久,王蓬松又将自己的网店工作场所,搬到了银湖路上的吉和大市场。

20118月迁入吉和大市场,工作环境改善了一些,找摄影服务机构和人员也相对方便了许多,但在货源组织上仍存在着与澛港大市场相似的困难。批发商缺少网上营销的理念,不懂得网店经营的流程和程序,一旦王蓬松的网店接到大量的订单时,到市场上很难及时组织到货,不仅是数量不足,更在于式样和货码不齐。

王蓬松说,这也怪不得市场上的批发商们,他们依托传统经营模式,进什么货卖什么货,老主顾来批发,每次数量都不会很多,因此批发商每次的进货量也不会很大。但网店就不一样了,有时一天订单会接到数百份、数千份,而且客户分布在全国各地,发货的时间很紧,必须尽早将货快递到客户手中才能赢得回头客,这种情况下,传统批发商那里的货源,就越来越难以满足网店经营者的需求。

网店的生意越做越大,为了尽快打破这个制约发展的瓶颈,王蓬松决定绕开批发商,直接到生产厂家组织货源。

面对冷遇不气馁

王蓬松所开的网店,主营的鞋类主要产自温州瑞安。王蓬松从来没有去过温州瑞安,也不知道生产厂家的详细地址,他只好从以往销售的鞋子包装盒上抄下厂址和联系电话,找上门去。

那是去年的这个时候,也是一个初夏的季节,他从芜湖坐火车前往温州,下了火车不知转了多少次班车,问了多少路人,才找到坐落在瑞安农村的厂家。由于没有去外地谈生意的经验,他就穿着一件汗衫、一条布裤、一双凉鞋。一路风尘一身臭汗,加上旅途的疲惫,当他好不容易找到生产厂家,说服门卫,走到老板办公室时,老板正在与几位朋友打麻将赌钱。正在兴头上的老板见他那个样子,都没有正看他一眼,开腔问他何事?王蓬松说明自己的来意时,老板满眼的不屑:“就你那么一点量,赚的钱还没我说话这功夫打麻将赚的钱多。”

面对老板的冷眼,王蓬松没有泄气,更没有愤怒转身离去。他心里明白,自己的订货数量对这些企业老板来说,的确算不得什么。何况自己穿得如此随便寒酸,不像做生意的人,生产厂家老板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也是常见常听的事情。

没有气馁的王蓬松告诉老板,自己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创业不易,大老远从安徽赶来,希望得到老板的支持。他的诚恳、闯劲终于打动了企业老板,僵局打开了,生意也就水到渠成。从生产厂家直接进货,让王蓬松网店的货源有了较好的保证。为了节省时间,王蓬松又在温州瑞安当地找到代理人,他在芜湖这边需要多少货,需要什么型码和样式,一个电话过去,代理人就会迅速去厂家组织货源发往芜湖。

王蓬松对记者说,生意场上的确不能像平时在家那么随便,如今他为外出谈生意,也准备了西裤、衬衫、皮鞋,出门前还会修面、整发。生意场上有生意场上的规则,注意形象不仅是自身实力、素养的体现,也是对对方的尊重。说到这些,王蓬松不由地笑了起来。

迁回母校谋发展

201210月,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正式挂牌。在这之前,芜湖职院的校领导亲自到王蓬松等在外面创业的学生们那里调研、慰问。校领导见到王蓬松网店的经营环境仍然比较艰苦,仓储、办公场地比较紧张,就动员他们将网店的经营场所,迁回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在那里,不仅可以得到学校的支持、关怀,还可以享受国家给予大学生创业园的优惠政策。

母校领导的关怀、支持,大学生创业园的优良环境,加上自己对母校的感情,打动了王蓬松。很快,他的网店成了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第一批进驻的公司之一。迁入大学生创业园将近一年,他的网店业务又得到了较快发展,学校不仅在创业园里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办公场所,还提供了更好的仓储条件。现在王蓬松所开的网店已雇用员工18人,大部分是从芜湖职院毕业的大学生,少数是目前在校的大学生。

记者采访时,雇员们都在忙着接收订单、包装货物、发出快递。王蓬松说,现在他的网店工作实行“两班倒”,早班从上午9点到下午6点,晚班从下午6点到深夜一两点。他希望今年的销售额能做到千万元以上,而且在经营品种上有新的突破和发展。(原文载于522日《大江晚报》A6记者王俊杰汪武摄)


没有了:上一篇 | 下一篇:芜湖女生和她的“中国好室友”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