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推荐 >> 正文
新时代呼唤新的国家海洋观

日期:2017-04-25 16:18:09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海军节刚刚过去。60多年来,我们的人民海军一步步壮大,也逐步影响着人们的海洋观。

海洋观是人们对海洋在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和价值的理性认识,是人们对海洋与国家、民族发展之间相互关系的总体看法。海洋观既是一个思想的范畴,也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新时代下的中国海洋观以建设海洋强国为核心目标,包括海洋经济观、海洋安全观和海洋政治观等。树立新时代的中国海洋观,在经略海洋中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让海洋造福国家和人民,是我军必须肩负的历史使命。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快速从工业化时代跨入信息化时代,并且正在加速向智能化时代迈进。在军事领域,以信息化为主导的新军事变革开始兴起,信息化战争成为战争的主要形态,智能化战争初露端倪。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海洋作为人类经济、科技、文化、政治和军事活动的重要空间,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更加深刻,对于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设海洋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明确的奋斗目标,树立新时代的中国海洋观,对进一步凝聚共识,确立海洋在国家民族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意义,牵引指导建设海洋强国意义十分重大。

海洋观关系着国家民族兴衰荣辱

观念既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的产物,同时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本身。海洋观作为人们认识海洋所形成的一种观念,也必然反作用于人类社会。在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海洋对于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人类的海洋观也随着海洋实践的发展不断深化。自然经济时代,海洋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兴渔盐之利和通舟楫之便”,“地理大发现”之后,海洋成为连接世界的“伟大通道”。20世纪后半叶,《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通过之后,人类的海洋实践开始从以海洋为通道上升为直接利用和争夺海洋本身,海洋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战略空间和资源宝库。当今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早已突破资源和空间本身,海洋已然成为各国提高综合国力和争夺战略优势的制高点。

近代以来,世界性强国的崛起基本都得益于海洋。15世纪之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和英国等欧洲国家先后崛起,通过建立海上霸权并疯狂掠夺殖民地而成为盛极一时的军事强国。其中,葡萄牙建立起从直布罗陀到印度洋以至远东的庞大殖民地网;西班牙将北美、中美和除巴西以外的整个南美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荷兰控制了波罗的海及中、远东的海上贸易,一度垄断了世界海运业,被称为“海上马车夫”;英国继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战胜法国海军之后,取得海上霸主地位,建立了比自身国土大100多倍的殖民帝国,以至“米”字旗遍及全球,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与此相反,近代中国因闭关锁国和忽视海洋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明代郑和七下西洋,比西方“地理大发现”几乎早出一个世纪。然而,明朝中叶以后,正当欧洲殖民主义列强纷纷崛起之时,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却下达了“不许寸板下海”的禁海令,使中华海洋文明迅速凋零。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中国遭世界列强从海上入侵达400多次,其中规模较大的有84次,中华大地遍遭涂炭。

历史事实反复证实,海洋观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荣辱和前途命运,凡在观念上重视海洋并注重发展强大海权的国家,往往既能护卫国家安全,又能利用世界资源成长壮大。

当今时代中国海洋观的核心内涵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华民族翻开了走向海洋的历史新篇章。党的历代领导人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度认识开发海洋、建设海军对于国家建设发展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习主席站在民族复兴的历史高度,纵观世界格局发展变化,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目标,并对经略海洋、维护海权、建设海军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战略部署,形成了当今时代中国海洋观的核心内涵:一是必须提高全民族的海洋意识,从战略的高度和全民族的广度,认识开发海洋、保卫海洋的极端重要性。二是发展海洋事业是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要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成长为海洋强国。三是国家的繁荣昌盛和长治久安,离不开强大的海上力量,海军是这支海上力量的关键。四是应对来自海上方向的安全威胁,要求海军必须具备强大的作战能力。

从海洋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海洋经济观的核心内涵是:靠海富国、以海强国。现今,海洋在中国经济发展运行中的地位作用日益重要,国家经济的发展繁荣离不开海洋,必须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认识海洋经济发展的战略性、开放性和高科技性,积极发展海洋高科技,有效地开发与利用海洋资源,尽快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强国。一方面,应增强以海强国的意识。大力提高海洋开发的速度、深度和广度,缩短我国在海洋开发上与海洋强国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要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大科技开发投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改善海洋环境保护。

从维护海洋安全的角度看,当代中国海洋安全观的核心内涵是:以维护国家安全为根本目标,建设强大的海上安全力量,构建有效的海上安全体系,确保祖国统一,有效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妥善解决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海洋开发利用等矛盾,全面实现海洋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当前,我国的陆上安全环境得到很大改善,但海上方向存在着诸多不确定因素,有些海上矛盾还非常尖锐复杂。可以说,当前我国主要安全威胁来自于海上,面临多样化对手、多种类矛盾等安全威胁。从近些年世界上几场局部战争的特点来看,海战场有利于兵力集结和机动,即打即离,可实施大纵深、高立体的攻击,战争可随时发生。如何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海上局部战争,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必须深入研究探求打赢信息化、智能化海上局部战争的有效对策。

海洋政治作为上层建筑,是海洋经济和海洋安全的集中体现,海洋政治观是对海洋战略环境以及对国家海洋总体政策的认识与看法,其中的基础就是要维护国家利益。当今时代,中国海洋政治观的核心内涵是:以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目标导向,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创新海洋科技,完善海洋法制,维护国家统一和海洋权益安全,改善海上方向的战略态势,改良国际海洋治理体系,增强我国在全球海洋格局变化中的战略主动。改善海上方向的战略态势,提高我国在亚太海洋地缘政治中的战略地位。

总之,新时代的中国海洋观,以维护国家海洋利益为根本,以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因循时代发展的特征,深刻认识海洋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价值,高度重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着眼改善海上战略态势,提高海洋大国地位,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新时代海洋观引领下的海军建设

维护国家海洋安全,支撑海洋强国建设是海军的核心使命。海军作为国家海上力量的中坚,应坚持以新时代中国海洋观为指导,大力加强现代化建设,积极融入建设海洋强国的伟大进程。

以海军为主体的海上军事力量,是实现以建立海洋强国为核心的国家海洋战略的重要支柱。但在中国的历史上,由于海洋观念的陈腐,海军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留下深刻而惨痛的教训,其中甲午海战的失败、北洋海军的覆没尤为刻骨铭心。当今时代,必须从建设海洋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上,进一步深化对海军战略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如果把海洋经济、海洋政治和海洋军事,比作支撑海洋强国的三大支柱,那么海洋军事这一支柱是决不能有短板的,因为他保障的是安全,而如果缺乏安全,一切生存和发展的诉求都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

海军现代化建设,必须从国家海洋战略的需求出发,与国家利益需求相适应,与国家经济、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与信息化战争形态的变革相适应,以信息化建设为主导,尽快补齐机械化短板,大力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以能打胜仗为标准狠抓战斗力建设,坚持科技创新,努力抢占未来海上作战的战略制高点,真正把海军建设成为海洋强国的安全支柱。

海军是国际性、战略性、综合性军种,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军种。海军的运用不仅仅有战争功能,更有丰富的政治外交功能,往往直接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和民族意志。和平时期,我们更应坚持积极、主动和灵活地运用海军,广泛开展海军交流合作,增进信任、加强了解;积极参与海上反恐、人道救援等海上安全义务,承担大国责任,积极维护海上安全和世界和平;与国家政治、外交手段相配合,积极改善安全形势,主动塑造地缘态势,助推“一带一路”等国家大战略顺利实施。

(来源:解放军报 作者 李剑)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