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推荐 >> 正文
公茂虹:民族复兴的文明视野(上) ——深化对文明及文明建设的基本认识

日期:2014-02-15 11:40:57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握中国特色、做好国际比较,引导人们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同时,对中华文化做出了内涵极其丰富的重要论述,要求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这些重要思想提出了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问题,即在当今世界我们应如何认识和看待文明,特别是如何正确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如何在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中把握中华文明发展的未来,如何认识中华文明对当今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等等。对这些问题作出合理的回答并形成思想共识,需要进一步拓宽文明的视野,深化对文明及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化对人类文明发展大势的认识,深化对中华文明复兴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文明自信和文明自觉。本文围绕这些相关问题作一些探讨。民族复兴的文明视野(上),是整篇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就深化对文明及文明建设的基本认识谈些看法。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是我们党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当代中国的核心价值追求。文明在引领和指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长期以来,人们对文明缺乏准确的认识和把握,国外特别是西方国家的一些人认为,“文明是一个含混的字眼” 。国内的一些专家学者对文明范畴的界定也很不相同,一个常见的现象,是用文化概念解释文明的内涵,而由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有很大的差异,用文化解释文明难以准确表达文明的真谛。对文明的认识不统一,甚至存在较大的差异,已成为影响实现中华文明现代复兴、创造中华文化新辉煌的现实问题,成为实现中国梦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这迫切需要进一步廓清文明的要义,深化对文明及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笔者认为,把握文明及文明建设的要义,主要应在以下方面取得共识。

1.文明的内涵具有个体与群体、东方与西方的区别

从个体意义上说,文明是指人文素养所达到的程度和境界,强调的是个体的思想道德修养、人文精神以及个体符合公众利益的行为及习惯等;从群体意义上说,文明是指社会的进步,表达的是社会进步的程度、方式、状态及结果。这两个方面构成文明的全部意义。概括来说,文明的本质是指个体或群体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取得的实质性进步,即文明是一种社会品质。

文明这一范畴的含义在中国语境与西方语境中有着明显的不同。在中国语境中,文明在中华文明最早的典籍《周易》中已多次出现,《周易》有“内文明而外柔顺”、“天下文明”等记载。这不仅说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而且说明,文明历来是指内在的素质,是指内在的人文素养,天下文明是指社会的成员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和素质,引申开来是指社会治理达到相对较高的程度、表现出来的状态以及取得的成果。在中国人的思想意识中,文明历来是指个人或社会的人文修养特别是德性修养所达到的程度及境界。这种理解与中华民族历来强调个人修为、注重内在修养的民族特性紧密联系在一起。

文明这一范畴在西方有着独特的内涵。在西方语境中, 1877年美国民族学家摩尔根著的《古代社会:人类从蒙昧时代经过野蛮时代到文明时代的发展过程的研究》出版,从此文明成为与“蒙昧”、“野蛮”等相对应的范畴,西方文明意味着人类的先进文明。直到现在,一提到文明,在一些西方人的脑海里还是指西方文明。这是因为自从资本主义取得了对封建主义的胜利后,西方便理直气壮地把包括现代知识、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西方的价值观等在内的西方现代社会称作文明世界。因此,在西方人的视野中,文明历来包含着先进与落后的对立、西方与非西方的区别,西方是先进的、文明的,非西方是落后和野蛮的。

理解文明这一范畴的本质和内涵,需要深入细致地做好国际比较,把握东西方的文化差异,需要审视东西方不同的民族心理以及所代表的立场。不能人云亦云。

2.基于中华历史传统,形成对文明的思想共识

按照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来理解,文明包括内在和外在两个层次的内涵。从内在的深层次来看,文明即社会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的进步。中华文明中逐步形成和不断得到完善的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思想道德规范所体现的人们普遍认可和遵从的价值,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譬如,内圣外王、自强不息、天人合一、知行合一、和而不同、中庸、包容、和合、共生以及仁义礼智信等价值共识。

从外在的层次来看,文明表达的是社会进步的方式、机制、状态、程度及成果,表现为多元化多样性的文化现象和历史现象。文明发展的根本是内在价值的培育和生长,外在的现象是内在价值的多层次多元化多样性表达。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根本上说,是基于传统文明培育现代价值,实现传统文明的现代转型和现代表达,实现中华文明的现代复兴。其中,基于传统文明培养现代价值,是中华文明复兴的根本所在。这就要求,对待中华传统文明应持珍视和崇敬的态度,真正明了中华传统文明是中华民族的命脉所在,是我们最大的优势,而不应持一概否定的态度,更不能主张历史虚无主义。

3.把握文明比较的正确方向

文明具有显著的时空特征。由于时空的局限,文明表达的不是至臻至善的状态,而是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阶段性的进步状态。因此,文明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文明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表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成长和生存的环境,具有各自的内涵和特色,也就是说,具有各自的规定性。人们只有在不同文明的比较中,才能发现自身文明的特质和其他文明的本质。不经过文明的比较,很难判断自身文明与其他文明的特质所在。所以,文明比较是形成文明自我认知、增强文明自觉的基本方法和路径。同样,也是客观认识其他文明的基本方法。文明比较应注意把握好基本的方向,形成符合文明多样性和差异性生长客观实际的文明认知。

文明优劣论是文明比较的错误方向。文明优劣论是指通过文明比较,得出哪种文明优越,哪种文明低劣的结论。历史证明,这种结论不符合文明多样性差异性生长的客观现实和基本规律,实际上是为侵略他国、杀戮其他民族的人民张目的反动理论,这种理论所以产生是社会达尔文主义泛滥的结果。事实反复证明一个道理,动物进化所形成的动物世界的丛林法则不符合人类理性,不能用于阐述人类社会的进步,不属于人类文明的基本范畴。事实上,文明优劣理论在资本主义从欧洲向世界扩张开始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这一长时段的历史时期中得到广泛传播,造成了大国崛起中人们常见的惨烈战争场面,这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造成的恶果。从现实来看,在一些国家,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想并没有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灭绝,而是还有一定的市场,这也是一些国家始终对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持怀疑态度,对中国的和平发展持恐惧心理的思想根源。有的国家甚至以此为理论根据,持以往大国通过掠夺和扩张崛起的落后观念看待中国的和平发展,并借此扩军导致地区紧张,这不能不引起各国人民的高度警觉。文明比较的这种错误方向,违背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方向。

文明比较的正确方向,是通过文明比较认识自身文明以及其他文明的优势和特长,相互尊重、取长补短、和而不同、和谐共生。费孝通先生所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准确表达了文明比较的正确方向,代表着中华民族对于文明自觉和文明发展的基本态度,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基本遵循。

4.培养文明发展的内在和外在动力

就内在动力来讲,文明进步是社会发展质的提高。社会发展总是蕴含着相互对立的矛盾因子,甚至包含着多方面的相互矛盾并交织在一起的因子。总体来看,矛盾的双方,一方面是先进的向前向上发展的力量,另一方面是落后的被淘汰的甚至是腐朽的力量,两方面因子的矛盾冲突和运动,构成文明进步的具体过程和形态。代表着向前向上发展的力量的因子占据主导地位并战胜代表着落后和腐朽力量的因子时,社会发展就会取得实质性的发展,这就是文明的进步。相反,就会导致社会发展的停滞,文明就不能取得实质性的发展。

就外因来讲,文明具有外溢特征和传播的性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交融、交锋是文明发展的外在动力,也是文明发展不可或缺的形态。文明交流交融交锋的结果是看哪一种文明能够更好更快地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并自觉地顺应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而发展。持封闭保守的态度,违背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这样的文明不会长远发展。

中华文明在内外动力方面有着自身的鲜明特征。从内在动力来讲,对文明自身的崇尚和追求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本精神动力。中华文明之所以成为世界上唯一生生不息、绵延发展的文明,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始终如一地崇尚文明、追求文明。中华民族崇尚和追求文明的热情和努力,在人类文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如前文所述,中华文明不仅在最早的典籍《周易》中就表达了崇尚文明的鲜明指向,而且从孔子时就开启了复兴文明的历史,复兴夏商周三代的文明成为后世强烈的精神追求和传统。正是这种传统,中华民族始终在承继过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思考未来、展望未来和创造未来。人们可以看到,厚重的24史在记录文明点滴进步的同时,也深深记录下了中华民族崇尚和追求文明的庄严态度和弘扬文明、发展文明的坚定意志。崇尚和追求文明的精神,至今仍然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品质和推动文明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应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发展阶段,人们对文明的崇尚和追求有着各自的原因和时代的客观要求,这方面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限于篇幅,此不详述。从外在动力来看,在文明的交流交融交锋中积极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有益成果,是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的主要原因。中华文明对古代印度佛教有益成果的吸收消化,对近现代西方文明有益成果的吸收运用,都表明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式发展的显著特征,这种显著特征的根源在于中华民族独特的整体性思维。 中华文明的开放包容式发展,仍将是中华文明复兴的基本方式和基本特征。

5.重视挖掘评估历史中的文明价值并实现现代表达

就文明与历史的关系而言,文明构成历史的实质性内容,历史是文明发展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形式和内容统一于历史进程之中。因此,一部人类史就是文明发展史。基于文明与历史的这种关系,要明了文明的内涵,不能不深入地长时段地认知和思考历史,表面地肤浅地看一些历史现象,往往不能深刻地把握文明的本质,而仅从一个时段认知历史,往往不能深刻把握文明发展和演进的内在联系,不能形成对文明的准确理解和认知。

正确认识文明与历史的关系,要求人们从众多的历史现象中看到人类点滴的进步,并对这些文明的进步作出价值评估。判断文明的进步,需要从两个历史时间节点进行观察和评估。一个是当时的时间节点,即这个文明进步产生的时间,站在这个节点考察文明的进步所具有的超越从前的价值以及对之后的文明发展可能带来的影响,这是对文明的进步进行的原始价值评估。另一个是现在的时间节点,站在这个节点,考察这个文明的进步对当下的文明发展具有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要总结该文明进步自产生至今对文明的发展形成的具体的影响,以及评估它可能对从今往后的文明发展带来的影响,这是对文明的进步进行的现实价值评估。原始的价值评估与现实的价值评估相结合,就能够对点点滴滴的文明的进步作出大致的价值判断。从人类历史的进程来看,有些文明的进步具有重大的原始价值,而不具有现实价值,也有些文明的进步原始价值不大而现实价值很大。

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深厚的历史不仅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丰厚的土壤,而且承载着中华文明向现代转型的基因。当前,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从繁杂的丰富的历史宝藏中挖掘、评估文明的现代意义和现实价值,从实际需要出发,探索和实现已有文明的现代表达,为当下的文明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更好地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这方面,文明建设具有十分广阔的空间和生动灵活的现代表达技术和手段,把历史的优势转化为现代文明优势任重而道远。

6.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正确认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是有效开展文明建设的前提。简单说来,文明是文化的本质,文化是文明的表达和表象。文明处于深层的价值层面,文化处于浅层的表现形式层面,所以任何文明的进步往往具有多样性的文化表达。正确处理文明与文化的关系,需要透过文化现象找到其本质,即文明。文明的发展历史证明,任何文化现象和文化表达都是现实性的,而文明具有相对稳定性。那些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阻碍时代发展的文化,尽管具有原始的文明价值,但已不具有现实的文明价值,甚至与现时的文明价值相对立,这样的文化已经成为落后甚至腐朽的文化。而那些反映时代发展,推动时代进步的文化,体现的是时代的主流的价值,是时代文明的具体表现。这样的文化,则是先进的文化。

文明建设的使命,就是要积极主动地赋予社会发展以新的价值,并为这些新的价值找到丰富多样的文化载体,引导人们在文化共建、共有、共享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反映时代发展新要求的文明理念、制度机制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根本上推动文化变革和文化转型,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素质和文明程度。

从现实的任务来看,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来说,文明建设面临三个方面的任务,一是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样化的文化形式,使人民群众在满足文化需要、共享文化成果的过程中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当下许多地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缺乏基本的文化氛围、文化形式和文化载体,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不能扎实开展。改变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从文化载体入手,加大价值向文化转化的力度,实现价值多样化、大众化的文化表达,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落到实处。二是进一步概括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积极倡导的24个字核心价值理念,为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最终确立还需要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逐步得到提炼和完善。这是进一步加强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三是构建核心价值观多元化、多样性表达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机制。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元化、多样性表达的制度体系和实践机制还很不完善,只有通过完善制度和机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从理念层面、价值层面落实到制度和行为层面。应该说,这方面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任务仍十分艰巨。

7.确立五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建设新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明显加强,取得显著成就,同时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十四届六中全会分别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之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崭新的局面。随着更深程度更高层次更加全面的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在更多纬度上逐步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的本质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发展新展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表明我们党对文明的认识由改革开放初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两个维度发展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五个纬度,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社会发展程度和发展水平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迫切需要统筹五个文明建设,实现五个文明协调发展。

从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看,五个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协调共进是文明建设的基本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条成功的经验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形成文明建设的整体思路和通盘设计。近年来,文明城市创建所以取得很好的发展,并得到社会广泛的认同,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把各方面的文明建设协调起来、统一起来,实现了文明发展的综合创新。在农村,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的“十星级文明创建”自1993年以来坚持20年常抓不懈,并取得很好的成效,核心是摆正了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各方面的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对比来看,一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不成功的一个深刻教训,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与其他各方面的文明建设割裂开来,就精神文明建设抓精神文明建设。基层的群众反映,这样的建设在一些地方多是一阵风,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更没有也不可能长期坚持下去。实践层面正反两方面的现实启示我们,文明建设需要五个方面的文明建设相互衔接相互推进的新思路和新设计,做到五个文明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

(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作者 公茂虹 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