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推荐 >> 正文
曼德拉的光辉岁月

日期:2013-12-09 14:26:20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于当地时间2013年11月5日在约翰内斯堡家中病逝,享年95岁。国家主席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名义,对曼德拉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习近平指出,曼德拉先生是中南关系奠基人之一,积极推动中南各领域友好合作。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他为中南关系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他不再属于我们,而是属于一个时代。”奥巴马将曼德拉形容为“最具有影响力、最勇敢的人之一”,认为曼德拉提现了“人类向更好前景转变的承诺”。

曼德拉生平:从囚徒到国父

图片来源:央视评论员组

  曼德拉的人生充满精彩和传奇:出身于贵族家庭而献身反种族隔离斗争,深陷囹圄27载而对信念矢志不渝。身临艰难险境,他开朗达观;耳闻纷杂舆论,他从容淡定;面对众人仰视,他依然谦逊待人。正是以这种人格魅力,曼德拉带领着南非人民打碎种族隔离的枷锁,推进种族融合,让新南非走上重建与发展道路。杰出的历史贡献背后,必然蕴藏着丰富的人生智慧。曼德拉的人生智慧,值得我们回味。详细>>


如何认识曼德拉


“我为反对白人种族统治进行斗争,我也为反对黑人专制而斗争。我怀有一个建立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美好理想,在这样的社会里,所有人都和睦相处,有着平等的机会”

  “当我走出囚室,迈过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非洲大陆团结的化身

  旧日的南非白人政权,自认为是欧洲文明的一部分,长期处于与非洲国家的对抗之中。新南非努力成为非洲的一员,积极参与非洲事务。曼德拉指出,“南非不能逃避它的非洲命运。如果我们不为这个大陆作出贡献,我们同样成为那些曾经毁灭这个大陆的力量的受害者。”南非政府在促进非洲冲突的政治解决、维护地区和平与安全方面,采取积极态度。

道德和正义的旗帜

  曼德拉是伟大的民族主义领袖,但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多年来,曼德拉一直为消除贫困和战争而奔走呼吁,他的贡献得到国际社会的公认。曼德拉1993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获得非洲和平奖。关押曼德拉和非洲解放运动政治犯的罗本岛监狱,1999年被联合国命名为世界遗产,作为种族隔离罪恶和非洲人反抗的历史记录。

彰显人性四美 

  斗争精神。斗争是曼德拉人生的底色,非国大正是在他的领导下焕发了蓬勃朝气和洋溢着斗争激情,掀起了一场场声势浩大的示威抗议运动,猛烈地冲击着白人种族主义统治的籓篱。

  和解与和平。走出监狱,他称自己的使命是解放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他以大智大勇纵横捭阖的谋略和魄力,数次将当年南非的多党谈判从破裂的悬崖边拽回,终于通过和平方式,实现了新南非的诞生。

  激流勇退。曼德拉不恋权位,其高风亮节为世人广泛赞扬。1990年2月曼德拉出狱,其声望甚高,人们迫切希望他担任非国大的掌门人,但他坚持由非国大下届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他甚至提出不当新南非首任总统,后因实难推辞,允诺只任五年。任职期间,放手让副总统姆贝基实际施政。任期尚未结束,他就主动引退,并尊重非国大多数人意见,举荐姆贝基接班。

  彰显人类大爱。曼德拉晚年非常关心弱势人群,尤其关怀妇女、儿童和艾滋病患者。他积极募捐慈善款项,为贫困地区建立上百所学校和诊所。他常深入基层,与患者交谈沟通,成立防治艾滋病的曼德拉基金。详细>>


曼德拉与中国

  曼德拉应该算是最被中国人所熟知的南非人了,我们感动于他为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但大家或许不知道曼德拉与中国同样有着不解之缘。这位爱读《孙子兵法》、登过长城的南非老人,为推动中国-南非关系的和谐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是革命、独立的象征

  在罗本岛监狱时期,曼德拉曾专心阅读毛泽东的著作。毛泽东关于武装斗争的思想和论述,深深启发和影响着他。他说:“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我看到了毛泽东的决心和他非传统的思想方法使他取得了胜利。”不仅如此,每逢“十一”他都会与狱友们会用独特的握手方式庆祝中国国庆,因为在他看来,中国是革命、独立的象征。详细>>

不会背着中国搞另一套

  上世纪90年代初,海峡两岸的斗争十分激烈,曼德拉的大陆行刺激了台湾当局。台湾当局密切关注大陆方面的一举一动,想方设法地加以阻挠和破坏。然而曼德拉访问中国时表示,他和“非国大”都珍视同中国的友谊,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他还承诺,对于访台邀请,“非国大”在处理前定会同中国大陆方面进行磋商,不会背着中国朋友另搞一套。曼德拉称,台湾方面曾希望“非国大”在台北设立办事处,“非国大”已拒绝此要求,希望在北京设立办事处。199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南非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曼德拉为中南建交起到了关键作用。详细>>

曼德拉的两次中国行

  曼德拉一共访问过中国两次,一次是1992年10月,他以非国大主席身份访问中国,第二次是1999年,他以南非总统的身份,成为了首位访问中国的南非总统。他的两次中国行,为推动中南关系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2年10月 曼德拉以非国大主席身份访问中国,第一次登上了长城(图片来源:中国广播网)

  1992年10月4日至10日曼德拉以非国大党党主席的身份首次访问了中国。时任国家主席杨尚昆举行欢迎仪式,总书记江泽民会见并宴请了他,总理李鹏同他进行了会谈。中国政府还向‘非国大’捐款捐物1000万美元,北京大学授予曼德拉名誉博士学位。接待规格之高,如同接待国家元首。曼德拉在北京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对自己所受到的真诚欢迎和高规格的接待,深为感动。详细>>

   1999年5月 曼德拉以南非总统身份访华,与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会谈(图片来源于网络)

  1999年5月,曼德拉以总统身份访华,向江泽民主席表示,南非与中国人民之间存在传统友谊。中国的万里长征和中国人民为解放全中国进行的英勇斗争曾给南非人民反对种族隔离斗争以巨大的鼓舞。南非政府对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给予的宝贵支持表示衷心感谢。曼德拉在会见朱镕基总理时高兴地说,南非人民对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中国领导人的名字非常熟悉。详细>>

淡出政坛,仍为中南关系留下宽广人脉

  1997年,曼德拉宣布不再谋求连任,南非开始逐渐进入“后曼德拉时代”。或许是即将“无官一身轻”,尽管建交后留下的时间不多,但曼德拉却在中国官方外交舞台上“密集演出”,留下了宽广的人脉:1999年2月,胡锦涛副主席访问南非并拜会曼德拉;同年5月,曼德拉访华并会见江泽民主席;2000年4月,江泽民主席访问南非,并会见了前一年卸任的曼德拉。此后,尽管隐居的曼德拉扬言“不喜欢接电话”,却仍多次和中国领导人通话、交谈。详细>>

为《光辉岁月》而潸然泪下

“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

  是一生奉献 肤色斗争中

  岁月把拥有变做失去 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

  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 迎接光辉岁月

  风雨中抱紧自由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

  自信可改变未来 问谁又能做到”

  ——Beyond《光辉岁月》

  这首大家熟知的《光辉岁月》是1990年Beyond向曼德拉致敬的一首歌。据说,当时曼德拉听到这首歌之后,特意找人翻译了歌词,知道含义之后,不禁潸然泪下。详细>>

  “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正是曼德拉起起伏伏人生的真实写照。《光辉岁月》不仅感动了曼德拉,也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曼德拉,知道了在遥远的非洲,有这样一位斗士,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他的民族、他的国家。


后曼德拉时代——非国大或面临诸多挑战

人们悼念曼德拉(图片来源:环球网)

  曼德拉作为南非标志性的政治人物,即使是在卸任之后仍然对南非政坛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尽管曼德拉已经卸任10多年,但继任者姆贝基和祖马的影响力都远不及他。在这种情况下,曼德拉的离世是否会给南非政局带来变动?后曼德拉时代的非国大和南非又该何去何从?

 观点A:能够平稳过渡,经济发展是关键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非洲研究室主任贺文萍在接受新浪网采访时认为曼德拉已经退出政坛很久了,同时南非人民心理也对其离世有一定的准备。另一方面,她也指出其实目前南非面临的主要问题并不是来自于种族矛盾,而是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平稳的、稳定的加强经济平等,发展南非经济,也许是后曼德拉时代,非国大最需要关注的问题。详细>>

 观点B:非国大将会面临执政合法性考验

  欧亚组织(Eurasia Group)高级分析师Mark Rosenberg在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的文章《曼德拉之后的南非》(South Africa after Mandela)认为后曼德拉时代,非国大将面临如何赢得更多执政合法性(Legitimacy)问题。文章指出2014年5月,南非将迎来新一轮的选举,曼德拉的离世将可能会为非国大赢得更多的选票。然而这种短期的胜利可能会伴随着非国大无法兑现的经济承诺和不断恶化的贪腐问题,使更多的南非人试图去寻求党外以及非国大附属组织的帮助,如与非国大有联系的南非贸易联合会(COSATU)。尽管短期内,反对党仍不会赢得大面积支持,但就长期而言,这也不是不可能发生。详细>>

观点C:没有了“灵药”,非国大面临更多执政考验

  媒体评论员赵海建认为,南非至今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失业和治安问题。种族问题也依然严重。但只要曼德拉活着,很多人都有一种期望,将曼德拉看做解决各种问题的“灵药”,认为曼德拉在世的时候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但如果曼德拉离去了,人们所怀的这种期望也消失了。详细>>

相关阅读


书籍

  【内容简介】  

  曼德拉并非生而渴望自由,但当他逐渐认识到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的不自由之后,他的一生从未停止过为自由而斗争。他加入非国大,创建秘密武装组织“民族之矛”,领导南非人民反抗白人专制,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在40多年史诗般的斗争历程中,即使是漫长的27年铁窗生涯,他也从未片刻停止对自由、平等的追求,从未放弃过胜利的希望。在他的领导下,南非告别了种族隔离制度,消弭了种族间的差异;南非变成了全体南非人的南非,不分种族与肤色;南非人走向了自由和平等,获得了民主与和平。

  【内容简介】

  纳尔逊·曼德拉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鼓舞的偶像之一。在曼德拉的一生中,他用纸和笔记录着自己的所思所想、大小事件、艰难险阻以及诸多成就。现在,他将这些私人档案公之于世,让我们有这次前所未有的机会了解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从曼德拉最黑暗的27年牢狱生活的信件,到《漫漫自由路》未出版的书稿,这本书将带我们走入一个公众人物的私人世界。这里有他在会议中的纪要,甚至涂鸦,有他在罗本岛的牢房中记录在台历上的踟蹰的梦境;也有他在20年代60年代反对种族隔离制度时那段逃亡岁月的日记,还有他与朋友近70个小时的对话录音。透过这一页页文字,曼德拉不再是偶像,也不是圣人,而是普通如你我……

  【内容简介】

  曼德拉是南非首位黑人总统,被尊称为南非国父。他从一名囚犯到一个自由的人,从一位追求解放的斗士发展为推进和解的热心人士,从一个政党领袖到一位国家总统,致力于推进国家的民主进程和发展。他是南非乃至全世界范围内追求公正、公平和尊严的化身,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令人鼓舞的偶像之一。

  曼德拉总统本人还给予本书巨大的帮助:他于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多次接受作者的采访,还亲自通读了全文初稿。除了对某些史实和细节进行了修改之外,曼德拉谨遵承诺,对作者个人评论的部分没有进行任何改动;同时,曼德拉生动的评论还令原稿增色不少。与如此重量级的历史人物这样近距离交流互动,使得本书具有无与伦比的真实性和收藏性,并成为一部里程碑式的巨著。

  【内容简介】

  本书由三部分构成:曼德拉传、从南非看中国、新南非十九年。

  新南非至今虽然只有19年,但此前四年曼德拉出狱后南非就已经开始新旧“过渡期”,1993年各种族各党派终于达成最后协议即民主南非协商会议公约(CODESA),并通过了新宪法决定建立新南非,至今刚好20年了。而再往前回溯,30年前的1983年发生了非国大武装斗争期间最大的一次暴力行动“教堂街事件”;55年前的1958年非国大在加纳第一次呼吁国际社会制裁南非。另一方面,今年也是1948年南非白人国民党上台开始全面实行系统性的种族隔离制度的65周年;1913年第一个种族隔离法《土著土地法》颁布的100周年;南非布尔人殖民者击败反抗的祖鲁人的“血河之战”175周年……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对南非的关注中,秦晖注意到发生南非“部族冲突”的黑人多是祖籍不同的“黑人家园”而在城打工的、南非当局所谓的“流动工人”,他们的“部族矛盾”表象下有着社会地位的微妙差异:科萨族劳工多是都市贫民区的安家户,而祖鲁族劳工则多是住集体宿舍、家属留守“黑人家园”的单身劳工。由此他联想到我们国家的类似现象,以及两国类似现象的制度背景,这些背景与两国经济发展及高速增长时期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到民主化前南非经济社会发展模式的演变以及与我们的对照。

  【内容简介】

  《关于生命爱与勇气的15堂课·曼德拉的礼物》主要内容:他是曼德拉,非洲的华盛顿,微笑是他最大的武器。27年的牢狱生涯磨练了他,使他成为一个举世无双的智者;92岁的生命历程中,他是一个懂得退让的伟大领导者,一个克服了恐惧的勇者,一个用智慧创造和平的仁者。他的智慧来之不易,但他的智慧可以学习。

电影

  曼德拉是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并获得了美国总统自由勋章以及其他多项荣誉。

  反映曼德拉人生历程的四部电影:

  1、《曼德拉:漫漫自由路》》(Mandela: Long Walk to Freedom)

  2、《不败雄心》(Invictus)

  3、《温妮》(Winnie)

  4、《再见巴法纳》(Goodbye Bafana)

   (来源:求是理论网 热点聚焦)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