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外交”恐怕是最近几天最热门的几个关键词之一了。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及其家人日前于3月20日应国家主席习近平夫人彭丽媛的邀请,开始了为期7天的访华行程。在这七天旅程中,米歇尔将去北京、西安和成都三地,参观名胜,访问学校,当然也免不了享受中国美食。据报道,烤鸭、炸酱面、水饺等中国的传统美食都出现在了宴请米歇尔的家宴菜单当中。这是米歇尔作为美国第一夫人首次访华,她也是我国外交史上首位单独访问中国的外国元首夫人。“夫人外交”可以说是我国公共外交中的一次新尝试,用女性特有的温情和细腻为冰冷的现实政治注入了一丝暖意。
那么什么是公共外交呢,我国公共外交的首倡者和实践者——国务院新闻办原主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把公共外交定义为那些旨在在国际社会提高本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提升本国形象的国际交流活动。公共外交的重点在于改善民间的感情,扩大对本国的友好人群和提升好感度。[详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公共外交领域做出了许多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那么除了夫人外交之外,中国还进行过哪些公共外交尝试呢?
乒乓外交:用“小球”转动“大球”
说起公共外交,就不得不提起上世纪70年代中美间的“乒乓外交”了。
右图为美国《时代周刊》对乒乓外交的报道封面,题为“中国:一个全新的比赛”(直译,实则一语双关),封面图为美国代表团成员在长城上
1971年4月,赴日本名古屋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代表团受中国邀请于4月10日至4月17日访华。这在国际社会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这次访问成为了当时中美间20多年来的第一次人员互访。而这次访问所带来的影响是非凡的。
就在1971年4月14日,周恩来总理接见美国队当天,尼克松宣布减少美国对中国长达20余年的贸易禁令;随后于7月9日至11日,基辛格秘密访华成功;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交。
不仅如此,中国人民对美国代表团的热情接待,对非洲裔球员和白人球员的无差别对待等等都深刻的影响了美国民众的中国观,打破了他们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偏见看法和旧有印象。
可以说,用“小球”转动“大球”,乒乓外交结束了中美间长达20多年的人员交往隔绝局面,成功推进中美关系的和解,成为公共外交史上的经典案例。[详细]
熊猫外交:用国宝促进合作
憨态可掬爱卖萌的大熊猫作为我国动物界的首席外交官的地位一直都是不可撼动的。
2014年2月23日,搭载着大熊猫“星辉”和“好好”的专机抵达比利时布鲁塞尔,比利时首相迪吕波、副首相兼国防大臣德·克莱姆、副首相兼养老金大臣德克罗等比利时政府高官,中国驻比利时大使廖力强等都来到机场亲自迎接。上千民众在路旁欢迎大熊猫入住比利时“天空动物园”。许多小朋友的脸上还画上了大熊猫的图案。如此高规格的待遇,足可见大熊猫在我国公共外交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详细]
图为比利时小朋友欢迎大熊猫“星辉”和“好好”
事实上,大熊猫作为外交"使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685年,当时的女皇武则天首次将两只大熊猫作为国礼,赠送给了日本的天武天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熊猫作为一件特殊的国家"礼物",一共送出去23只。1982年,随着大熊猫数量的减少和响应保护濒危动物的号召,我国停止了赠送大熊猫出国,转向有偿租借给各国进行科学研究。
大熊猫作为我国的国宝,将它赠送或租借给其它国家传达了我国与其它国家建立友好关系的诚意,增进我国和其它国家间的科研、文化、经贸上的往来与合作。不仅如此,大熊猫萌萌的模样,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而它身上深刻的中国烙印,也在无形之中改变了人们对中国印象。[详细]
奥运外交、世博外交:用赛会推动理解
伴随着中国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承办大型国际赛会,而这些赛会也同样承担着推动我国公共外交的责任。
这当中,当属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最为典型。
世界级的大型赛会本身便是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绝佳机会。以北京奥运会为例,奥运会开闭幕式之美轮美奂、赛会组织之严谨周密、中华文化之博大深厚都给国际社会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些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更重要的是,北京奥运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国力在中国道路实践下的巨大发展,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了中国道路的正确性,中国的国际地位得以提高。[详细]
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亦是如此。上海世博会是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环境下举办的。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一方面再一次证明了中国发展模式的成功,向有意了解和借鉴中国发展模式的其他国家分享发展成果、交流发展理念,促进彼此合作。同时,上海世博会,也是世界博览会首次在发展中国家举行并且创造了世博会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参会国家数量的新高。从公共外交角度看,上海世博会争取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中小国家的参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历来西方主导的世博会呈现出更加丰富多元的特点,而且中国也用实际行动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感到,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忘自己仍是发展中国家的意愿,是发展中国家的朋友。[详细]
博鳌亚洲论坛:用交流传播文化
“博鳌亚洲论坛属于公共外交大舞台,是公共外交一种非常典型的形式。”
——赵启正
成立于2001年2月,博鳌亚洲论坛是一个非政府、非营利性、定期、定址的国际组织,旨在促进和深化本地区内和本地区与世界其他地区间的经济交流、协调与合作。为政府、企业及专家学者等提供一个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的高层对话平台。近年来,作为一个非官方的国际性论坛,这个成立之初强调国际色彩、民间色彩、经济色彩的论坛,在外交领域也结出了越来越多的果实。
作为首个定址中国的国际组织,博鳌亚洲论坛承载这中国开展公共外交的使命,成为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一个重要窗口。每年年会都有中国国家领导人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向与会各国政要、学者、企业家阐释中国主张;每年年会都设有部分关于中国、中国与亚洲国家、中国与世界等方面的议题,通过中国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向各国嘉宾介绍中国。不仅如此,博鳌亚洲论坛以民间外交和高层外交为特色,其各种分论坛和圆桌会议,也给予了各国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和企业代表交流意见,组织合作的对话平台,用交流传播文化,用对话推动合作。[详细]
(来源:求是理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