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锡山(1883一一1960),字伯川,生于光绪九年九月初八日,山西省五台县河边村(今属定襄县)人。父亲阎书堂是地主兼商业高利贷者。母亲曲月清1889年去世后,阎锡山由外祖母抚养,在曲家读私塾。十六岁结婚后,随父经商。1902年阎锡山考入山西武备学堂。1904年清政府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留学1905年在日本加入孙中山组织的中华革命同盟会,1909年毕业回国,任山西陆军小学教官。后任新军第四十三混成协第八十六标教练官,1910年升任标统。1911年10月29日,第八十五标二营的同盟会员响应辛亥革命,宣布起义,推姚以价为总司令,阎锡山亦率部参加,当天被举为都督。同年11月15日,清政府派张锡銮为山西巡抚,率兵进犯山西,阎偕少数人转移包头一带。南北议会后,1912年3月15日袁世凯任命阎为山西都督。同年8月,同盟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阎被任为参议,但实听命于袁。1913年10月,袁世凯任大总绒,阎声明脱离国民党。1914年 6月,袁封阎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1915年4月,阎建议袁世凯 “废共和而行帝制”,拥袁称帝。袁世凯称帝失败,阎又投靠段祺瑞,1916年7月,段任阎为山西督军,次年9月兼任山西省省长。1917年9月,孙中山发动护法战争,阎派有震赴湖南参战反击,结果全军覆没。1920年,阎锡山召开远山会议,“提出土地公袜,限制工商业等办法,反对人民革命。
1926年北伐革命战争前夕,国民党中央任阎国民党政府委员员,直到1927 年北伐战争胜利之际,阎才于6 月6 日宣布,自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挂青天白日旗,通电服从三民主义。北伐战争结束后,阎锡山被任为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常委。1927 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阎支持蒋记党,自任军法审判厅长,在山西扑杀共产党人。1928 年2 月,蒋介石任阎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平津卫戍总司令等职,参加新军伐混战。在战争中,阎的势力扩展到冀、察、绥三省和平、津两市。同年10 月至12 月,国民政府任阎为内政部长和晋、冀、察、绥赈灾委员会主席、蒙藏委员会委员长。1929 年7 月,又任阎为西北边防长官,阎因与蒋矛盾加深,辞而不就。其年冬,阎同意与唐生智联合倒蒋,后又与张学良拥蒋反唐,而暗中密谋倒蒋。1 930年4 月1 日,阎在太原成立了陆海空军总司令部,自任总司令兼第三方面军总司令,与冯玉祥、李宗仁等联名发表倒蒋通电,以阎为首的中原倒蒋战争遂全面展开。国民党反蒋各派于8 月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召开会议,另组国民党,推定阎锡山为主席。阎于同年9月9日上午9时宣誓就职。9 月18 口,张学良通电拥蒋,出兵山海关,中原战争遂以蒋介石胜利而告终。阎宣布下野逃大连。1931年8 5日,阎乘日本飞机由大连潜回山西,隐居河边村。12 月18 日,太原学生举行抗日游行大示威,阎接学生力最,密令杨爱源派警备司令荣鸿胪将国民党部负责人逮捕,表示支持学生运动,不久又将他们解往郑州释放,以讨好蒋介石。
1932 年2 月29 日,蒋介石又任命阎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恢复其国民政府委员等职,并当选为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九· 一八”事变后,群众抗日救亡运动莲勃兴起。阎为了巩固统治地位,成立了“中国青年救国团”、“建设救国社”“山西人民监政会”、“文山读书会”等(后并为自强救国同志会)御用团体。为了反共防共,又成立了“主张公道团”,理论上提出所谓“中的哲学”,发表了《防共应先知共》、《 共产主义的错误》 等攻击共产党的文章,出版了《 物产证券与按劳分配》 一书。
1936年2月20日,红军东渡黄何抗日,阎派军队阻击红军,在山西各地捕杀共产党人,造成白色恐布。后来为了生存,阎提山出了“抗日和日”、“联共反共”、“拥蒋拒蒋”的两面派策略,企图周旋于三种力量之间。经中国共产党的努力争取,阎接受了统一战线政策,采取了“拥蒋联共抗日”的路线,并于1936年9月18日,支持共产党人在山西成立了“栖牲救国同盟会”, 阎自任会长,统一站线形成。
1937 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任命阎锡山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同意并支持牺盟会组建新军,于是组建了青年拉敌决死队四个纵队、工人武装自卫队、政卫旅和暂一师共约三十个团,阎锡山为配备了武器装备。同年9 月,日军便入山西境,阎驻代县太和岭指挥抗日。八路军在平型关歼敌三千余人后,阎锡山又组织了忻口会战。经23 天会战,予敌重创。11月4日,阎离太原南撤,11月8日太原沦陷。阎于11月23 日败退临汾,抗日信心开始动摇。
1938 月2月16日,阎锡山成立了民族革命同忠会,自任会长。当时日寇继续南侵,阎西渡黄河避难。1939 年3、4月,阎在陕西宜川县秋林镇召开了军政民高级干部会议。会后,发动了进攻新军和牺盟会等抗日组织的有名的,“十二月政变”。新军奋起反抗,胜利转入晋西北与八路军会合。
1941年8月11日,阎锡山派赵承缓为代表,在汾城县城内与日军代表签订了投日反共的《汾阳协定》。1942 年5 月6 日,阎锡山在吉县安平村召开了“安平会议”,亲自与日军山西司令官岩松义雄等人直接谈判投降日寇条件。当时太平洋战争爆发,阎见国际形势已变,不敢答应日军条件,只达成战地投降的密约,派师长赵瑞、杨诚书部进入太原,与日联合反共。
1943 年,阎锡山推行了“兵农合一”暴政。三人编一组,一人当兵,二人种地负担优待常备兵,抽去七万多农民为他当了炮灰,使山西境内土地荒芜,人民背境离乡外逃。
1945年8月日寇无条件投降后,8月30日阎回到太原。同年9月,阎派十九军军长史泽波牢部进攻上党解放区。八路军奋起应战。红40天歼阎精锐三万余人,毙敌第七集团军副总司令彭毓斌,俘敌总指挥史泽波等。
1947年4月1日,阎锡山改任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兼山西省政府主席。至1948年2年间,在晋中各县推行“三自传训”,在军队里进行“肃伪”,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镇压,到1947年底,即用乱棍打死三千余人,平遥一县被打死七百余人,造成白色恐布局面。
人民解放军包围太原之后,阎锡山要其部下与太原共存亡。1949 年3月29日,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来电,邀阎讨论国事,阎于是乘飞机逃往南京。同年4 月24日,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太原城,结束了阎在山西三十八年的统治。
1949年6月3日,阎就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与一些国民党要人联名发表了《 反共救国宣言》,并提出《扭转时局方案》,制订了《全面作战计划》。12月18日遂逃往台湾。
1950 年3 月,蒋介石在台湾恢复总统职务后,免去阎锡山行政院长职务,只给阎保留了总统府资政和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的空头衔。1960年5 月23 日,阎锡山病逝于台北,年七十八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