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达夫(1896—1945),名文,字达夫,原名郁文,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 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1902年,郁达夫七岁时,进入私塾,8岁转入魁星阁私塾就读。1904年,郁达夫9岁,改进公立书塾“春江书院”,郁达夫从这里开始正在接触古典文学,特别是对旧体诗和韵文发生了深厚的兴趣。1907年,春江书院改为富阳县高等小学堂,郁达夫也在这时转入了学堂。在这段时间里,他刻苦好学,成绩优秀,因此在郁达夫13岁时(1908年),受堂长和知县的提拔,跳班升了级。正因有如此深厚的学业基础,因此在小学毕业时,他已经能够阅读家里一只开禁的书箱里的《石头记》和《六才子》。1910年冬天,郁达夫高小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奖得吴梅村诗集,是郁达夫严格意义上的研求韵律之始。此前郁达夫虽然广读诗书,但还只是停留在爱好上,而吴梅村的诗给他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是他真正开始了对诗的研究。
?xml:namespace>
1911年春天,郁达夫离开家乡,到杭州、嘉兴府中,由于语言的不通,生活的不惯,孤独与乡愁时时袭扰着他,他只能借助读书来得到排遣。吴梅村诗集是这一时期所精研的教材之一,此外朱彝尊、李商隐、杜牧、李白等人以及清人诗,也开始大量阅读。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人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等人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1922年3月,自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归国。5月,主编的《创造季刊》创刊号出版。7月,小说《春风沉醉的晚上》发表。1923年至1926年间先后在北京大学、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1926年底返沪后主持创造社出版部工作,主编《创造月刊》 《洪水》半月刊,发表了《小说沦》 、 《戏剧论》等大量文艺论著。 1928年加入太阳社,并在鲁迅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1930年3月,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为发起人之一。12月,小说《迟桂花》发表。 1933年4月移居杭州后,写了大量山水游记和诗词。1936年任福建省府参议。1938年,赴武汉参加军委会政治部 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 1938年12月至新加坡,主编《星洲日报》等报刊副刊,写了大量政论、短评和诗词。1942年,日军进逼新加坡,与胡愈之、王任叔等人撤退至苏门答腊的巴爷公务,化名赵廉。1945年在苏门答腊失踪,关于其死亡的推测最早出于胡愈之的文章,胡文中推测郁达夫是为日本宪兵所杀害。建国后此一推论基本被延续下来,在1985年郁达夫的纪念会上,日本学者玲木正夫提出郁达夫系由日本宪兵掐死在森林里的观点,但是其对“凶手”却用英文字母表示,似嫌证据不足。此外还流传着其他的看法,如郁达夫系由印尼游击队杀害(郁达夫曾当过日本宪兵队的翻译)。故现在在学术界郁达夫只能谨慎地称为是失踪,而不能武断地认为其为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自叙”色彩: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散文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郁达夫的散文特色:早期(1920年—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他一共写了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中期(1933年—1938年) 这个时期,是他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晚期(1938年—1945年)1938年春,他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首先,强烈地表现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散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郁达夫的表现形式:在郁达夫散文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散文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由这种对社会的恨,郁达夫又自然地慨叹自己生不逢时,对自己所处的时代表示了不满。在郁达夫的笔下,他所处的这个军阀混战的时代,是最黑暗、最糟糕、最不人道、最无趣味,最无价值的时代,也当然就是最可憎恶的时代。在这里,这位被伤感折磨得无处解脱的人,将他的所有不幸,所有烦恼,所有悲苦,一齐倾向这个黑暗的时代,向一个不人道的制度发出了一个哀鸣着的青年的控诉,表现了显而易见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倾向,这种倾向虽不能说很深刻,但鲜明的态度、强烈的情绪却也给这种倾向涂上了积极战斗的色彩。
郁达夫的时代意义:郁达夫虽然在散文中伤感得无以复加,但他也并没有放弃对理想的追求,无论是伤感压迫得他喘不过气来的时候,还是几乎坠入颓唐境地的时光,他的心中总有一个诱惑着他的理想。
以小说著称于世的郁达夫,同时,也为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大量诗歌,有人断言,称其诗歌的成就尤在小说之上。 综观郁达夫的诗创作,可以发现其诗人的气质特质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而这种气质的形成虽是多方面的,但其最主要的是与郁达夫少年时期的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极大程度是郁达夫故乡秀美清丽的山水对诗人气质特征的内在孕育。弗洛伊德的“情结”论,并不单纯地为“母子情结”,而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故乡情结。如果这样仅仅是一种臆断的话,那郁达夫诗所显示的那种清丽自然的风格,恰恰为此提供了极为有趣的佐证。
郁达夫的一生经历:沉沦———迷茫———追求———反抗———献身.。他对祖国炽热的爱和无能挽救祖国的焦虑,构成了深刻的矛盾;但他始终未能拨开迷雾,看到人民革命的力量,只能停留在孤独的个人奋斗里,因而不免时常唱着迷茫、苦闷、忧伤、悲凉的歌。 这幻灭的悲哀,反映着没落社会的命运。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郭沫若曾经这样形容:“对于深藏在千百万年的背甲里面的士大夫的虚伪,完全是一种暴风雨的闪击,把一些假道学、假才子们震惊得至于狂怒了。”
郁达夫的社会贡献: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搞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并曾赴台儿庄劳军。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居民。
著名作品:中篇小说《出奔》 《她是一个弱女子》短篇小说《沉沦》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 《银灰色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