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研究 >> 正文
传统诚信思想对大学生诚信教育的价值

日期:2013-12-13 10:41:55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摘要:中华传统文化诚信资源极其丰富,在大学生诚信教育过程中极具借鉴和继承作用。本文通过对传统诚信思想的解读和阐释,认为先秦诸子的诚信思想虽各有侧重,但儒家的诚信思想则更为丰富和系统,而且其影响也最为深远。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大学生诚信教育应从树立诚信意识和践行诚信行为两个路径展开。

关键词:传统文化大学生诚信

在诚信资源流失严重,诚信机制亟待重建的当今社会,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极具紧迫性和现实性。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全面转型时期,对诚信的功利化解读和工具化运用不仅致诚信严重流失,而且使诚信问题已经演变成一个社会问题。近年来,各种流毒深远、影响恶劣的失信事件加剧了这一演变过程。从“食品造假”到“学术造假”,从“虚假促销”到“虚假捐赠”,从“专家妄语”到一些政府部门的言而无信、欺骗百姓……,诚信日益成为稀缺资源,我们每个人都成了诚信流失的受害者,也极有可能成为诚信流失的加害者。“据商务部统计,我国企业每年因信用缺失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违约、造假、欺诈几乎每天都在上演,信用缺失已成为制约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当然,诚信问题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并非只是损失一些金钱那么简单,它还直接关系着社会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高低,关系着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及经济秩序的定。”[1]

更为严重的是,诚信流失不仅存在于社会,而且在通常被视为净土的大学校园里,也有愈加普遍的趋势。考试作弊、恶意拖欠甚至逃交学费、编造假学历假文凭以及虚构自己所获奖励和工作经历等不诚信行为司空见惯。200422日《中国青年报》曾发表了题为《频频跳槽说明大学生“不诚信”》的评论,针对大学生频频跳槽的现象,“有专家和企业老板将其归结为‘不诚信’,并疾呼高校要对当代大学生‘补诚信课’。” 2007年一项调查表明有38.6%的单位曾遇到过学生毁约。[2]至今,这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不仅没有得以缓解,在就业压力愈益紧张、竞争愈益激烈的形势下,变得更为严峻。

大学生诚信意识的缺乏和投机心理的盛行,已经不只是个体品德和素质的问题,而是影响到整个民族和社会诚信道德水平和文明水平的重大问题。因为大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未来我国面对国际的主要群体,他们的诚信状况和水平,直接关涉到中华民族发展的可持续性,联系着我们国家的国际形象,体现着中国人的整体道德水准。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丰富的诚信资源,因此,从中国传统诚信观视域出发,找寻到化解当前诚信失范的对策就尤为紧迫和必要。

自古以来,诚信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说文解字》中对“诚”和“信”的解释为:“诚,信也。”“信,诚也。”《尚书•康王》云:“信用昭明于天下。”《尚书•周书》曰:“允哉允哉,以言非信则百事不满也。”诚信已初具宏大的政治和社会功能。儒家将诚信发展为“立国之基、为人之本、交友之道”[3]其创始人孔子非常重视诚信,从政治层面,认为“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下文出于经典的注释同此),“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论语·学而》)从个人安身立命层面,诚信则是“三省”、“四教”和“五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孟子抽象归纳出了儒家的五伦,将诚信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提出“朋友有信”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孟子·滕文公上》)。荀子把是否诚信作为区分“君子”与“小人”的重要道德标准,认为“信”是无条件的。“耻不信,不耻不见信。”又说:“能为可信,不能使人必信己。”(《荀子·非十二子》)。诚信作为一种安身立命的品德、定国安邦的规范,在先秦的儒家思想中已经得到了明确而丰富的表达和总结。此后,历代大儒对诚信都做了继承和发展。

同为春秋战国时期显学的墨家,虽没有对诚信作系统的阐述,但也把诚信视为人的基本道德之一,并认为诚信是行事能成的前提,“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修身》)因此,在举贤时应将诚信列为贤士的必要道德标准,墨子说“凡我国之忠信之士,我将赏贵之;不忠信之士,我将罪贱之。”突出了诚信的基本价值和社会政治功能。道家认为诚信质朴而自然、崇高但须践行。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言善信”(《道德经》);庄子认为“无行则不信,不信则不任,不任则不利。”(《庄子·盗跖》)法家更侧重诚信的规范潜力,淡化诚信的道德内涵,而丰富以法的强制力,以此凸显诚信的政治功能。商鞅主张“国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权。”(《商君书·修权》)《韩非子·外储上·说六》通过晋文公、吴起、曾子和李悝等人守信的故事,实证了诚信的道德力量和政治魅力以及诚信传承过程中的示范性意义。

在中华文化原创时代的先秦,诚信已经作为修身养性、治国安邦的核心道德标准和价值理念而被阐释和丰富,尽管他们的侧重点和视角各有不同。因此,在当下诚信式微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诚信观对于提升大学生的诚信品质、修养诚信道德,增强诚信意识,塑造健康而和谐的人格具有重大借鉴和继承价值,具体而言如下:

1树立无信则不立的诚信理念

市场经济是合同经济,而合同经济的基础性原则是最大诚信原则。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的主流和必然,而诚信之于市场经济不仅具有道德的自律力,更具有法律的强制力,所以无信则不立的诚信理念必须成为普遍的道德标准。观念源于客观存在,反过来,又成为人们行为的指导,没有诚信的理念就不可能有诚信的行为,而没有诚信行为的人是注定不可能有所作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所以,树立大学生的诚信理念则为首善之举。(1)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向大学生宣传和阐释中华传统文化的诚信理念,重述古代经典诚信故事,用现代视角和语言转换传统文化之诚信观。首先,思政理论课是高校培养学生诚信意识的主渠道,可以将诚信教育渗透到这些理论课中去,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诚信教育。其次,校园文化是高校培养学生诚信意识又一平台,在校园文化中设置各种诚信教育形式,如讲座、辩论、论坛、展览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诚信观的教育。(2)提倡学生重温古代经典,阅读传统文献,通过文本解读的路径领悟和吸收中华传统文化之诚信价值和魅力。古代经典著作和文献是中华传统诚信观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文本的阅读和理解,大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生活经历、知识水平、理解能力以及道德水准对传统诚信观作原生态的领域和思考,感受传统诚信观的魅力。3)透析诚信与现代公民素养之间的关联,激励学生自觉向诚信的内在驱动力,培养和提升他们的现代公民意识。现代性语境下诚信,不仅具有道德的价值理性,还具有法治的工具理性。但中华传统文化中,诚信只具有道德一维性,缺乏法治功能之一维。缘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当前在大学教育之前的教育阶段,诚信教育严重缺位已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在大学教育中,高校教师可以也应该利用种种优势资源向学生透析诚信与现代公民素养之间的关联,激发学生自觉树立诚信理念,以将自己塑造成现代公民。

2、继承传统文化中践行诚信的方法

诚信观念的现实价值在于其践行于现实生活,因此“知行合一”,“名实相符”成为其必然的价值指向。中国古代诚信教育中特别注重实践的作用。“寡言而行,以成其信” (《礼记·淄衣》)“言必信,行必果” (《论语·子路》),诚信体现于行为过程和结果而不是仅仅呈现于语言,甚至拒斥将诚信只停留于语言而不落实于行动的做法。孔子将人分为君子与小人,“纳于言、敏于行”(《论语·里仁第四》)是君子重要人格和品质之一。君子不是不善言,而是将言与行之间用诚信勾连起来,丰富了语言的责任内涵和道德意义,说话不仅具有表达的功能,还是道德的表征。“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第四》)因此,李泽厚认为“《论语》全书贯穿着的正是行为优于语言的观点。这样才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而塑造健康人性,这便是儒家基本精神”。[4]其他具有功利实用主义色彩的墨家、法家等诸子无不将诚信纳入践行中,以凸显诚信的实践性。

通过体会诚信、理解诚信,大学生可以逐渐培养出诚信的行为方式,使诚信内化为其行为本能,自觉践行诚信。其具体路径有二:

(1)在生活中,为大学生营造诚信的生活环境

日常生活最能反映人的内在素养和道德水准。在日常生活中,学校要倡导和营造诚信为美的生活环境。首先,建设诚信系部、诚信班级和诚信宿舍等,使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强化诚信意识,践行诚信行为。其次,培育表扬诚信、拒绝欺骗的校园氛围。设立校园诚信之星,树立诚信榜样,通过各种表彰诚信行为的制度和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诚信所受到的尊重和鼓励,引导他们将诚信作为行为的基准;对于不诚信行为,要采用制度惩罚和批评教育的方式,督促学生修正自己的行为。

(2)在学习中,为大学生建设诚信的学习环境

当前,考试作弊、学术造假的现象在高校里普遍存在着,屡禁不止、屡禁不绝,其中的原因甚多,在此不再罗列。而其中最为基础的原因在于学生认识上的误区以及不诚信的后果极其轻微甚至可以忽略。我们所作的一项问卷调查发现:73%的同学承认自己考试时做过弊,而其中85%的同学确认为考试作弊并不是什么不诚信的行为;至于论文,66%的同学承认找人代写和上网抄袭,只有34%的同学是自己写。同时,虽知行为是不诚信的,但由于认为即使做了也没什么后果,加之其他同学的不诚信行为取得了实惠,如此也激发了学生实施不诚信行为的冲动。因此,高校应当尽快建设诚信的学习环境,而纯清错误认识和加速建立诚信制度必须同时进行。

在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宏大历史背景下,积极而认真地挖掘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诚信资源为大学生诚信教育之用,意义极为重大。

参考文献:

[1] “诚信建设大家谈”网络调查,http://opinion.people.com.cn/GB/8213/223473/。

[2  ] 新华网济南2007 年12月9日专电。

[3] 《中国传统诚信观念的演变及对当代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启示》,《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郭亮、董娅,2008年第12期。

[4]  《论语今读》,李泽厚,安徽文艺出版社,P120页,1998年。

(作者: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2011年芜湖市社科联课题“中华传统文化诚信精神对培养高职生和谐人格作用的研究”(项目编号:WSKTA1201114)的研究成果)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