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该文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理论专题教学与实践教学互动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职业性”,促进了知性德育向生活德育转化,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xml:namespace>
关键词:服务学习 实践教学教学模式
“服务学习”(service-learning,简称SL)是“学习、服务与教学相结合的一种独特的新型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或者是一种学生学习经验的补充”[1],是美国学校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学校和社区的合作,将提供给社区的服务与课程联系起来,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社会责任感,并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与同伴和其他社会成员合作分析、评价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SL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初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的“在做中学”的思想,后来教育家皮亚杰(J.piaget)、科恩伯格(o.Kernberg)、维果斯基(Vogotsgy)等的“建构主义”的思想对SL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20世纪60年代SL被首次提出,80年代后逐渐形成研究热潮,并开始探索各种SL模式。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荣誉校长、全国和社区服务委员会前主席伊尔里奇(Thomas Ehrlich)教授指出:“虽然服务性学习离高等教育的学术中心舞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它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这个方向靠近”[2]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广泛兴起,逐步推广到中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广泛运用于小学、中学及大学教育的各门学科,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悟理论,完善品格、优化人际关系,最终实现自己的发展。随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的教学改革,教学的实效性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也是检验和评价思政课教学和教学改革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加强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构建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的一种有效途径。
一、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符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简称05方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3]。思政课的性质、任务决定了这门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又具有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这种突出的自我践行性和自我修养性只有通过学生的实践参与、情感体验和内心感悟才能得到诠释和表达。“服务学习”强调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让学生服务社区,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实践中感悟理论、体验生活,有效实现思政课的教学目标。
2、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教学规律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要求,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基本方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也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实践教学。借鉴“服务学习”理念,加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结合课程参与社会实践,促进学生“认知”向“行为”转变,是道德形成的规律,也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基本规律之一。学生依据教学目标,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和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理想信念,进而外化为道德与政治行为,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等品质要素的相互转化与和谐发展,全面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能力和觉悟等几方面的教学任务。
3、符合职业教育的办学特点和人才培养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教育强调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借鉴“服务学习”理念,让学生结合思政课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到社区(或者产业园区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搭建品德修养由知到行的桥梁。
二、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构建“理实互动、一二课堂一体”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
“服务学习”是美国学校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它的目的、宗旨和我国思政课的性质、任务不谋而合,它强调组织学生进社区服务而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教育路径和高职高专主要为地方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办学定位重叠。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打破以往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引入实践教学环节,构建理论专题教学和实践教学模块互动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深化和延伸课堂教学,搭建他律和自律沟通的桥梁,从而提高教学实效性。思政课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教学原则:
1、在课程定位上体现养成性。教学改革实践中,要始终遵循学生思想品德养成的基本规律,通过引导学生在实践之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体验之中理解和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理论,并在长期的自我教育实践与体验中,学会自我约束、自我锻炼、自我评价,提高思想素质。
2、在内容设计上体现职业性。内容设计上与学生不同阶段的专业教学、学习环境和实践场所相吻合,针对具体的职业岗位,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更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观。
3、在教育方式上体现实践性。要突出社会实践教育,不同教育专题要通过“实践探究”、“行动体验”、“走进企业”、“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等教育活动形式,把课堂延伸到社会,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品德养成和职业教育相结合,做到知行统一。体现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情感,贴近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贴近职业教育实际的原则,使学生养成知行统一的品格。
4、在教育过程上体现体验性。德育活动要注重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体验性教育,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体验的内化。让学生走出课堂.体验生活、体验社会、体验职业岗位、体验人生,让学生在体验中受教育、体验中感悟、体验中养成优良品质。通过行动体验等教育形式,使学生体验到现实生活的真、善、美,假、恶、丑,体验到在社会中应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达到由感性到理性化认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和价值判断能力。
三、 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构建理实互动教学模式的教改路径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整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内容,构建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实现了课堂教学专题化,实践教学社区化,提高了思政课的教学实效。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
在课堂教学模块中,将教学内容整合成“珍惜大学生活,适应人生新阶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与法律素质”、“树立理想信念,科学设计职业生涯、“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诚信品质”“树正确婚恋观,培育家庭美德”、“理智择业,大胆创业”“依法治国、建设法制国家”、“学习实体法律制度,保护公民权益”、“学习程序法律制度,学会科学维权”等15个专题,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进行教学。课堂理论教学模块的设置,给学生搭建了一个道德与法律的理性认知平台,让学生在理性的指导下,去感知现实,去纠正自己的道德“失范”行为。
在实践教学模块中,由思政教研室牵头,整合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机构等教学资源,依托社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实践教学活动包括“走进社区、转变角色——规划职业生涯,促进成长成才”、“奉献爱心、关爱孤老——传承阳光工程,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我行我秀、我秀我家——营造服务文化,创建和谐社区”、 “服务社区、建设家乡——促进城乡一体,我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普法宣传、法制社区——普法回故乡,提高公民法律素养”五大主题。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学生在服务学习中反思,在实践活动中感悟,提高思想道德品质和法律素养。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模块的内容设计
在课堂教学模块中,将教学内容整合成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选择和基本经验”、“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施一国两制,实现祖国统一”、“国际形势的发展和特点”等24个专题,开展教学。通过课堂理论模块的教学,提高运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践教学模块中,由思政教研室牵头,整合学生处、团委、心理咨询机构等资源,开展“缅怀先烈,感受烽火岁月——参观爱国主义基地,感悟新民主主义理论”、 “工学交替,体验改革成就——参观工学交替单位,体验经济建设和改革成就”、 “服务社区、关心家乡建设——促进城乡统筹,我为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 “躬身践行、送技术进社区——营造服务文化氛围,创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身体力行,送文化进社区——宏扬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五大主题实践活动。学生结合专业特长,到社区给居民表演文艺节目,帮助社区制定文化活动方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宣传先进文化理念等,增强社会责任感。
3、理论教学专题化与实践教学社区化的操作策略
课堂教学始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载体,课堂教学的质量高低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课堂专题教学主要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来进行,其操作策略的主要思想是:根据各章节的不同内容,结合学生的专业实际,秉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变传统的灌输式为参与式、体验式、讨论式的互动教学方法。如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演讲、讨论、游戏、知识竞赛、视频等多形式的互动教学;采用多媒体课件,让贴近学生实际的鲜活的内容进入课堂,在良性互动中领悟人生真谛,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问题。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开展实践教学,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规律,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但遭遇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不足、实践教学经费短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不足等“瓶颈”制约,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教学需要。在学院党委制定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施意见,拨付思政课专项建设经费,保障实践教学的实施。与高新区辖区的11个社区以及100余个联合办学单位签订合作协议,逐步开发、选择了100多个思政实践教学基地,并聘请了社区主任、书记或其他工作人员为实践教学校外指导教师。在社区服务中,将德育与学生的专业实践结合,加强职业素养训练,使思想教育与改善学业成绩、发展思维品质紧密联系。
四、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1、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模块的关系。美国早期SL教学模式的倡导者伯恩斯(Leonand T.Burns)曾在《记住是服务性学习,而不仅仅是社区服务》一文中指出,服务性学习不同于学校组织的单纯的社区服务,是否有课程整合和反思的要素是二者的本质区别[5]。“无论是社区服务还是志愿者行动,核心都是服务,与课程没有任何正式的联系,虽然服务者服务过程中也会在知识、技能等方面有所收获,但并不是精心组织策划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其主要目标是通过服务满足社区的需要。服务性学习则不然,它的核心是课程、服务与反思的结合,比社区服务多了课程整合与反思的过程[6]。SL中的服务活动是精心组织的、满足社区需要的,但同时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是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业、服务技能与道德水平的。所以,不应该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块与传统的团委织的“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等同而将其泛化。而要精心设计,理论专题教学模块为实践教学模块提供理论认知,实践教学模块为理论专题教学模块服务,达到将理论专题教学模块的理论认知在实践实训模块中感悟和升华。
2、注意突出“职业性”,提高实效性。 “越来越多的研究型大学把服务性学习作为学生专业定向的措施之一”[7],“将服务性学习引入课程之中,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其情景联系起来,探索善行的不同定义和对于社会问题根源的不同解释,质询知识的目的和功用,发现意义的多层次性”[8]。在服务性学习中,创新思政课教学模式,在安排实践教学模块时,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设计,突出“职业性”,把服务、学习、教学结合起来,提高教学实效。
3、统筹安排,兼顾教材的逻辑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有严格逻辑体系的课程,进行专题教学,优点是可以将知识点讲到讲透讲深,避免内容重复,缺点是容易忽略教材的整体逻辑性,产生脱节。安排的理论专题教学单元的内容既要根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任务及教材的基本内容,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专业实际,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4、过程导向,完善考试评价机制。传统教学法以标准化、客观化和理论化为评判标准,整个教学活动过程都控制在教师的知识和经验范围内,学生按照教师设定的标准和制定的教学计划完成学习任务,以获取分数为动机参与教学活动。而服务性学习包括准备、行动、反思和庆祝等阶段,以开放性、灵活性和实践性为标准,强调探索性、研究性学习,使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养成和素养的提高成为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校与社区互动解决问题的过程。其考核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考核评价机制,体现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对学生教学活动各个环节都进行考核,引导学生在行动中成长,在反思中感悟。
通过借鉴“服务学习”理念,构建思政课理论与实践互动、一二课堂一体的教学模式,创新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共青团等学生工作部门深度合作的机制,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学生专业教学互通的平台,扩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作用的功能空间,突出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职业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润羊刘亚洁 .服务性学习在《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与实践研究 .甘肃科技纵横[J].2007年第2期
[2][4] Barbara Jacoby and Associates. Service-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concepts and practices. ?xml:namespace>San Francisco, Calif. :Jossey-Bass Publishers,1996,vii,,113-207
[3]李卫红.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扎实工作 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J]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6增刊
[5]刘宝存王维马存根美国高等学校的服务性[J] 比较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期
[6] [7]刘宝存. 美国研究型大学服务性学习的基本模式. 复旦教育论坛. 2005年第3卷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