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在四川阆中看望正在阅读的学生)
2003年,我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如纪伯伦所言,荣誉是热情站在阳光中的影子,花根是鄙弃荣名的花朵。我知道,身为政协委员,不可把拉长的影子等同为自身的高度,而该把根深深扎进土地。作为政协委员、学者、民主党派成员,如何在政协平台上积极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职能?如何把政协委员的职责与本职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把参政议政与自己的学术研究统一起来?
围绕这三个问号,在十余年的两会平台上,我一直在思考、探索、实践,总结了三条体会:一是立足专业背景,将学术研究、本职工作和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以学术研究促进本职工作,从本职工作中挖掘提案参政议政。二是立足中国国情,将报国情怀、民主监督、建言献策统一起来,不能不顾国情,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时候,照搬西方经验,迷信书本理论,误国误民。三是立足民间社会,将国家大事、百姓生活、网络民声整合起来,只有了解民间疾苦、民生百态,才能履行好参政议政的职责。
这三个“立足”是产生高质量的提案和建议的前提,也是当好一名政协委员的基础。立足于此,就是选准了方向,然后,围绕切实的问题,能跟进落实者,绝不偷工减料,能亲力亲为者,绝不假手于人。这样专心去学习,用心去呼吁,去跟进,去行动,是我奉行的道路。10年来,我围绕“全民阅读”问题所提出的30余个提案与建议,就是这一路的一个小小缩影,也从一个横截面上刻录下我作为政协委员的参政议政年轮。
全民阅读关乎民族未来
从一个教育学者的角度,我对于阅读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它的阅读水平。每个人的阅读水平,构成了一个民族的阅读高度,决定着一个民族的精神高度。从根本上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竞争力不是取决于它的物质力量,而是取决于它的精神力量;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力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人口数量,而是取决于它的阅读的力量。
尤其在当下,阅读问题更是迫在眉睫的难题,因为我们正处在一个快速成长的时代,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这个时期,我们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共同价值的缺失。当今的社会,缺乏共同语言,没有共同理想、共同的道德标准和共同的价值观,也没有未来的共同的愿景。而如果没有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思想基础,我们很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阅读对于强化文化认同、凝聚国家民心、振奋民族精神,对于提高公民素质、淳化社会风气、构建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我们必须共同阅读共同生活,必须了解我们自己的历史,这样才能更好地拥抱世界文明,直至创造出新的中华文明。
推动全民阅读责无旁贷
正是基于对阅读的理解和认识,我连续十年对阅读问题调查研究,提出了诸如建立“国家阅读节”,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建立国家阅读基金,成立国家阅读推广委员会,加强社区图书馆建设,把农家书屋建在村小,给实体书店免税,国家领导人带头做阅读的模范等提案。比较重要的有以下几个:
建立国家阅读日或者国家阅读节。建议把每年的9月28日作为国家阅读日,因为这一天是中国儒家代表人物孔子的诞辰日,以此倡导孔子提出的“学而时习之”和“学而不厌”的精神,对推动全社会阅读有深厚的文化基础。同时,9月28日是新学期开学不久,倡导读书之风,有利于学校营造书香校园。对此,也有人不理解。如有人说,阅读是非常个人化的事情,没有必要小题大做。还有人说,阅读需要“过节”、“立法”,朱永新完全是哗众取宠。我理解他们的批评,但我一直认为,批评者是没能理解仪式与形式之间的本质差异,我坚持有必要设立国家阅读节。为此我已经连续11年呼吁,只要不批准,我会继续在两会上提出相关的政协提案。
加强各级各类图书馆建设。图书馆建设是开展读书活动的基础工程,没有布局合理、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很难想象会有学习型学校、社区和城镇。我在调查中发现,目前全国的公共图书馆尤其是中小学图书馆藏书质量非常差,诸如《最新医院院长工作全书》、《老年期内科系统疾病》等许多不适合学生阅读的书流进了中小学图书馆。有一些出版机构,把自己长期积压的库存书籍送到学校;有些机构和个人则更关注书籍的数量和码洋,采购图书时往往重数量轻质量。因此我向有关部门强烈呼吁:身处这样一个食品安全危机的时代,我们不能再让孩子们的精神食品产生安全危机。应该把住中小学图书馆的选书配书关,把住精神与文化的最后防线,并借阅读立法之机,对推广阅读不力的政府机构、公立图书馆以及学校追究其法律责任。
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现在国家每年出版图书近40万种,读什么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现实问题。我建议国家做好优秀图书的推介工作,让全体国民尽快了解优秀图书的出版信息。注意推介工作的多样性(运用多种媒体)、层次性(不同读者群)、艺术性(吸引读者眼球),从而激发读者阅读的愿望与激情。推进独立书评人制度,在全国主要媒体开设阅读的频道与栏目,为全社会推荐优秀书目。
让世界多一份书香
十年来,我不仅利用政协人大的平台大声疾呼,也利用我担任苏州市副市长的“职务权力”,以及我发起的新教育实验的舞台积极实践,尽可能把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提案变为可以操作复制的行动与实践。我在全国较早建立了城市阅读节,提出了“阅读,让苏州更美丽”的理念;我担任名誉所长的新阅读研究所,为孩子、教师、公务员等各种群体寻找和推荐最好的图书,我主持研制的中国幼儿、小学等基础阅读书目,一经推出就备受社会各界认可;新教育研究中心以学校为基地,始终关注未成年人这个阅读需求最大的群体,全力深度探寻阅读在教育中的各种可能;新父母研究所则以新教育种子教师培训与萤火虫亲子共读公益项目为依托,在全国30余个城市,全面开展丰富多彩的书香校园建设和亲子共读实践;新教育基金会更侧重偏远地区,无论是多年一直践行的“新教育童书馆”,还是正在推动的“感恩乡师”图书馆计划,都始终高举推动阅读的旗帜……
世界是用行动改变的。哪怕多一个人喜爱上阅读,这个世界也就因此多了一份书香。时光从不辜负任何真诚的努力,我们所有的行动都在悄悄地改变着阅读的现状,而我也因此被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聘请为全民阅读形象代言人,《中国新闻出版报》在我一无所知的情况下,将我评选为2012年阅读推广年度人物,颁奖词中写下这样的句子:“毋庸置疑的是,在过去的10年里,朱永新一直站立在中国阅读推广的精神之巅。”
其实,阅读是最为彻底的平等交流,阅读推广也是永无止境的道路,在这里,没有巅峰,只有从小我到大我的碰撞与蜕变。我欣慰地看到,“推进全民阅读”被写入了十八大报告,《全民阅读条例》也即将出台。阅读的理念已经被更多的人接受,全民阅读的大环境越来越好,阅读率连续下降的趋势也得到遏制。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和数万所学校设立了自己的阅读节。
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我的呼吁、建议、提案之所以能够被政府采纳、被媒体关注、受群众欢迎,既是建立在三个“立足”基础上的严谨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因我“委员”的身份头衔,我应感谢政协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舞台。
“立德、立言、立功”是古代知识分子的重要价值追求,也是作为一个现代学者的理想境界。我非常幸运,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一分子,作为政协委员,让一个本来只知道做学问的我,有了更为广阔的天空。阅读,集腋成裘,阅读推广,积跬步以至千里。阅读推广这十年一梦,逐渐成真。我衷心希望,全民阅读起来,精神强大起来,行动有力起来。我相信,爱上阅读的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更多更快地拥有实现梦想的能力,而每个人小小梦想的美丽,最终将融汇为中国梦的斑斓多彩
(来源:朱永新 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uyongxin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