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彩博文 >> 正文
阅读经典 增加人生厚度

日期:2013-12-23 16:11:45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朋友的孩子读六年级,酷爱看电视动画。问及她老家是陕西何地,她回答是"淡阳。"我惊讶地告诉她:应是"咸阳"。因为它位居于华山南,渭水北,而古人管山南水北均叫阳,咸阳的"咸"在古汉语中就是都、全的意思。孩子一脸的不屑,嗔怪起个地名还这么麻烦!这让我联想到一项调查:日本人一年读17本书,美国人一年读21本书,中国人一年读3本书,而犹太人一年平均读64本书。世人习惯说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他们历经磨难,却依旧被称作是最多财富、最有智慧的民族。细思量,这和他们特别注重教育从孩子抓起密切相关。而我们国人更多的是从孩子牙牙学语始,就蜂拥报名学外语,为的就是可以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将来能考高分"。
       一个国家的进步与否,民族的素质至关重要,而这一切最终取决于教育 。世界的竞争最后也演变成人才的竞争,而人才又源于教育。人才也终将凝聚成国家的软实力,成为国家成长中的重磅砝码。
       实际上,前人关于教育的诸多精彩篇章,今天读来仍然有很多借鉴意义。但是,多年来,我们的教育只是关注各种接踵而来的考试,关注反复训练后能否考取心仪的分数。而孩子们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社会的使命,对人与人间、人与社会间的合作力,都被全国一考而覆盖,他们也往往也会被分数定了终身。
       孩子们早已渴望疲劳后难得的休闲,用这点时间来浏览动漫、看卡通,放松一下紧张心情。而这种阅读形式单调、思想内涵流于粗浅,长此以往,孩子们将只熟悉快餐式的文化而变得思想单薄,缺乏内涵。殊不知,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既需要在自然界中获取食物,又需要滋润灵魂的精神食粮。只有得到文化精华的滋养,一个人才能真正成长为有思想、有责任的栋梁之才,一个民族才能拥有不竭的文明。
        中华精神的内涵大都体现在诸多的传统经典中。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读书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和谐理念,是今天仍可借鉴的外交思想;孟子的"舍生取义""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则为中华民族注入了坚挺的民族正义精神;"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则铸就了民族的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这些文明的积淀,已经构成了中华儿女的文化基因而世代相传。
        如果只会读书,只不过就是一个立体书橱,要学会将小我和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相连,就能知道"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缘何两千年来一直赢得人民爱戴 ;而对在国家大义面前"舍我其谁"的气概进行解读,就能知道中华民族何以自古就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国度。高素质的养成,要靠阅读经典去领悟,去习得。阅读经典,就是与先人心灵对话;阅读经典,就是吸取前辈给予今人的精神食粮、道德财富;阅读经典,就能捕捉到古老、神秘而又年轻的中华民族不竭动力的源泉;阅读经典,可以改变人生的起点,影响人生的终点,最终增加人生的厚度!

(作者:贾慧舫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  此文最初发表在《天津教育报》)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