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推荐 >> 正文
构筑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新优势

日期:2015-05-18 14:33:19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当今时代,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国内外经济环境和需求结构深刻调整,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加速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正在重构之中。加快构建中国制造走出去新优势,是落实“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规划和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对于我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具有现实意义。

一、中国制造走出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依靠大量劳动力、完善的产业配套、良好的基础设施等优势,迅速崛起成为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全球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尽管当前中国制造走出去面临着制约因素和现实挑战,但国内外整体环境正在趋稳向好。

多年积淀,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奠定坚实基础。从规模看,我国制造业规模和产品出口已跃居世界首位,2014年货物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出口额达14.4万亿元。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数据显示,中国工业竞争力指数2012年升至全球第五位。从结构看,出口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占56%,高新技术产品占29%。服务贸易从小到大,成为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资本走出去步伐加快,2014年境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接近1200亿美元,与利用外资并驾齐驱。从影响力看,优势产业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高速轨道交通装备、通信装备、电力装备和工程机械等领域已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并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经济新常态,对中国制造走出去提出迫切要求。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资和出口增速明显放缓,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重点在制造业,难点在制造业,出路也在制造业。当前,国内产能过剩依然突出,并有从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向光伏、碳纤维等行业蔓延态势,迫切需要加强国际产能合作,加快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走出去,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争取时间和空间。同时,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也要求制造企业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通过在境外开展并购和股权投资、建立研发中心或者营销服务体系等方式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能力,努力扩大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话语权,提升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的地位,这是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为中国制造走出去开辟广阔空间。适应我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角色变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已是既定目标。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系和以自贸区为代表的区域贸易机制,是助力我国制造业走出去的重要平台。继续推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大力推进与东亚、东南亚国家之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深度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修订,为我国制造企业走出去营造更为宽松的国际环境。“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设,为我国制造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能合作开辟了新的市场空间。自由贸易试验区从上海向天津、广东和福建拓展,也将大幅提升我国沿海开放水平,为中国制造走出去探索更加有利的体制机制条件。

二、加快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步伐

新时期推进中国制造走出去,必须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的总体部署,加快从低附加值产品出口向高附加值产品及配套零部件出口转变,从出口产品向输出“产品+服务”转变,从注重能源矿产领域投资向制造与能源资源并重转变,从企业单打独斗向战略协同转变,从企业“扎堆”竞争向拓展多元化市场转变,努力形成产品出口、对外投资和产能合作“三位一体”协同走出去的新格局。

着力打造走出去的综合竞争优势。围绕全球制造业分工版图调整和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切实改变以往主要依靠低成本竞争优势走出去的局面,加快构建中国制造综合竞争新优势。通过优化制造业结构,使中国制造成为科技含量高、产品质量好、产业配套全、性价比优的新标签,加快从单一竞争优势向多元竞争优势转变。全面提升中国制造在科研、生产、营销、服务等全产业链的竞争能力,逐渐扭转主要依靠加工制造环节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的局面,加快从产品竞争优势向全产业链竞争优势转变。跳出就产业抓产业的思维定式,着力优化人才培养、基础研究、公共设施、政府服务等产业生态环境,加快从产业竞争优势向产业生态系统竞争优势转变。

更加注重“产品+服务”走出去。围绕国内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优化出口结构,提高与出口产品相关的技术指导、维修保养、性能升级等增值服务比重,由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向输出高附加值“产品+服务”转变。大力发展众创空间、互联网金融、跨境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推动中国制造从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环节向高附加值的产品设计、仓储物流、融资服务等“微笑曲线”两端延伸,增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快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在制造企业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全流程的集成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定制、云制造等新型制造模式,促进从产品贸易向服务贸易的转变。加快建设标准统一、开放共享的海外售后服务体系,确保为全球客户提供便捷、完善的就近服务,提升“中国制造+中国服务”的国际竞争力。

大力推动产业资本走出去。围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抓住实施“一带一路”的战略机遇,加大向沿线国家投资力度,带动我国技术和产品出口,并推动国内优势产能加速转移。依托全球市场,提高资源全球化配置能力,更好满足中亚、东南亚、南美、非洲等正在形成的排浪式消费,实现由“国内生产、全球销售”向“全球生产、就地销售”转变。积极发挥我国传统制造业优势,支持纺织服装、家用电器、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走出去,促进冶金、建材等产业对外投资,减少我国对外贸易摩擦并拓展国际市场。发挥我国在经济特区发展、开发区建设和产业园区管理方面的经验,将“中哈产能合作”等打造成国际样板,为我国产能转移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加快中国产业资本走出去步伐。

努力提升走出去的内在品质。围绕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练好内功,抢抓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实现中国制造走出去量增质更优。加强走出去产业的创新能力、标准体系、知识产权建设,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向中国创造走出去转变。积极拓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市场,加快推动我国轨道交通、电力、通信、工程机械等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装备产业走向世界,实现中国制造走出去从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转变。大力发展虚拟设计、智能制造、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增强传统行业在研发、设计、服务等产业链高端环节的竞争能力,推动中国制造走出去从产业链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转变。

加快培育走出去的软实力。围绕实施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在走出去过程中加快塑造中国制造的软实力。加快发展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成为引领走出去的“领头羊”。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能耗标准,树立中国质量新标杆。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扩大承载中国符号、中国元素的工业品市场,提升中国品牌的附加值和国际知名度,打造中国制造走出去新名片。建设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全生命周期绿色产业体系,加强走出去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引导企业在东道国积极履行社会就业、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消费者权益等方面的社会责任,大幅提升中国制造走出去的国际美誉度。

三、营造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良好环境

中国制造走出去已进入升级转段的关键时期,要实现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走出去,必须进一步优化体制环境,使制造业能够“轻装”走出去、敢于走出去、乐于走出去。

全面深化改革,支持走出去。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制约市场主体活力和要素优化配置的障碍,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审核流程,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管理方式,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对外投资“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促进引资、引技、引智相结合。全面深化外汇管理、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管理改革,提高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

完善服务体系,保障走出去。推动金融与贸易投资深度合作,引导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去,为制造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国际并购等提供有效的融资支持。创新出口信用保险产品,大力发展海外投资险,鼓励政策性金融机构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发挥政府、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的协作效应,健全法律、信息咨询、领事保护等服务,降低海外投资风险。积极参加和缔结贸易、投资保护协定,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长期稳定的营商环境。加强投资、贸易政策与产业政策之间的协调,完善贸易摩擦预警和协同反应机制,改进境外投资评估与监管,保障和规范企业走出去。

深化国际合作,助力走出去。贯彻落实“一带一路”重大战略部署,通过政府推动、企业主导,创新商业模式,积极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推进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对接相关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需求。推进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在有条件的国家和地区共建工业园区和经贸合作区,推动产业有序“走出去”和集聚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发挥政府以及行业协会作用,主动参与国际经贸规则的制定,推动建立和维护均衡、共赢、关注发展的多边贸易机制,为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来源: 《求是》 作者:刘利华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