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推荐 >> 正文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夯实基础、创新方法

日期:2015-05-26 09:55:30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夯实基础、创新方法

日期:2015-05-26 09:55:30   发布人:管理员   来源:本站   点击:1587
求是网对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彭庆红教授进行了关于高校宣传工作的专访,彭教授从高校的特殊性、大学生的特殊性、社会环境的复杂性背景出发,阐述了加强高校宣传工作建设的迫切性,并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四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他指出通过比较、探究、参与和权威对话的方法来加强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增强他们的辨别力。

求是网:彭教授您好,今年1月份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请您谈谈如何来理解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彭庆红:中央文件明确指出,“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是一项战略工程、固本工程、铸魂工程,事关党对高校的领导,事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这一论述中的三个“事关”、两个“巩固”是对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重要性最权威、也是最简明扼要的界定。结合对这一论述的理解,我想再从高校、大学生的特殊性以及社会环境的复杂性方面谈些看法。

(一)高校的特殊性

中国大陆的高校既具备高等教育的一般属性,又具有自身特殊性。这种特殊性来源于社会对高校办学的基本要求,也体现在《高等教育法》相关规定中。高校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而人才的规格是有特殊性的。高校要承担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任务,这些任务中也有一些特殊内容,例如,要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发挥社会主义国家智库作用。高校还要承担文化传承创新使命,而这里的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所以说,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与接班人的重要场所,也是社会主义政治与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领域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些变革使得高校师生的工作与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等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尽管许多国家对华友好,但一些西方敌对势力不愿意看到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强大,加紧实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策略,并且手段方式更加隐秘,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的冲突更加激烈,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面临的挑战更加明显。这些新形势、新特点、新矛盾、新问题,使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更加紧迫与重要。高校如果在办学方向、落实教育方针方面出现问题,那就不是小问题,影响必然超出校园、涉及长远。

(二)大学生的特殊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决定着未来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尽管当代大学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他们所在年龄阶段的不成熟性以及所接受教育的局限性。从年龄阶段来看,他们的生理、心理正处在一个快速变化与发展时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全成熟,而他们又对外界事物特别好奇,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从他们所接受的教育来看,往往书本知识、理论教育偏多,实践教育相对缺乏,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协同性不足,思想认识的科学性、系统性难以有效实现。现实中,个别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一些人甚至出现理想信念缺失、人生价值扭曲等问题,这无论是对学生自我的成长,还是对国家未来的发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三)社会环境的复杂性

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不断深化,中外交流的机会也来越多。对外开放整体上对我国的现代化是有利的,是必须坚持的,但是,窗户一旦打开,如果没有纱窗或纱窗出现漏洞,那么蚊子也会飞进来。更何况,一些企图遏制中国发展的境外敌对势力长期以来通过多种途径搞意识形态的渗透,试图分裂、演变中国,而高校、青年大学生往往是他们重要的目标。

从国内环境来说,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期,社会利益分化比较严重,利益矛盾比较突出,这些不仅导致人们社会心理层面的浮躁、攀比、不稳定现象,而且引发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高校尽管内部自成体系,但是,它不是封闭的小世界,社会上各种负面因素也会影响到高校。所以,高校往往成为各种社会思潮的发源地、聚集地、传播中心,纷繁复杂的社会思潮对主流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传播构成严重冲击、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构成严峻挑战。

此外,还有网络环境的影响问题。如今的“80后”、“90后”甚至“00后”大学生都是在新媒体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由于接触的媒体不同,他们看待事物和问题的方式也不同。他们个性鲜明,对权威不盲从,善于接受新信息,但他们对网络上各种思想观点缺乏足够的辨别能力。网络中资源海量,构成良莠不齐,各种思潮交织。尽管我们国家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但是,网络信息的控制权我们把握不够,网络上的话语权更是缺乏,我们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正因为环境因素极为复杂,冲击与挑战强烈,而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系统的有效应对远远不够,所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宣传思想工作才显得更为紧迫与重要。

求是网:在严峻紧迫的形势下,我们应该如何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

彭庆红:加强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需要夯实基础、注重基本建设。具体来说,要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四项建设”——理论建设、制度建设、阵地建设、队伍建设。

(一)加强理论建设

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建设方面,首先是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性研究。在认真继承、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前提下,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深入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加强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以及其它形式马克思主义(如:越南社会主义革新理论)的比较研究等。

其次要加强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联系高校师生思想实际,深入、系统地回答在当代中国,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不能搞资本主义,为什么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而不能搞私有化或“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要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要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而不能走回头路等重大问题。

同时要加强对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的评析工作。高校历来是各种社会思潮的汇聚地,这些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新自由主义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等通过各种途径在青年大学生中传播,特别是境外一些敌对势力大肆炒作自由、民主、人权、民族、宗教等议题,利用一些突发事件、个别案例来大造反华舆论,误导青年大学生。如果强制要求或简单批判,只能使大学生产生更强烈的逆反心理。只有认真分析这些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归纳其主要观点,揭示其理论实质与社会影响,才能以理服人,帮助大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

最后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成果转化工作方面下大工夫。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不应该停留在书斋中,研究成果的转化工作与研究工作本身同等重要。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理论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将高校理论工作者的学术性成果转化为教材、教辅资料、通俗读物等,这样才能被最大多数的学生所接受。

(二)加强制度建设

意识形态工作同样需要制度保障。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制度建设方面,要完善理论学习制度、信息沟通制度,加强督导制度、审批制度、评估与奖惩制度等。

这些年,高校基本上建立起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但有一部分高校学习制度并没有“制度化”,经常为临时“重要”工作让路。完善理论学习制度,需要扩大理论学习的对象,系统设计理论学习的内容,改善理论学习的方式。除了出现重大突发性事件需要变更,理论学习必须日程相对固定化。

其次要加强信息沟通制度建设。把信息工作落实到教师教研组、学生班级、学生公寓楼层,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信息监控与疏导。

再次对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特别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加强督导。学术研究无边界,但课堂教学有纪律。不仅要聘请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的老教师担任督导员并深入课堂督导,而且要规定中层以上干部深入一线检查指导。

同时审批制度建设不可少。要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对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审批,有效预防敌对势力、反社会势力对校园的渗透。对招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辅导员以及提拔干部,都需要在政治思想表现方面进行认真的审批,而不是走过场。

最后要建立评估与奖惩制度。特别是需要建立全面的、科学的评价体系,例如,对学院工作的评价要将精神文明类因素纳入,对教师的评价不能忽视师德表现。要实行淘汰机制,不仅业务差的教师面临淘汰,严重违纪(包括课堂散播违法违纪信息且屡教不改)的教师也应当受到惩处。

(三)加强阵地建设

在阵地建设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网络阵地建设、学生社团建设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理应加强。但是,人文社会科学选修课对大学生的影响不能忽视,学校应当引导与扶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类选修课程的开设,例如:人生哲学选修课、经典著作研读课程、革命历史人物专题研究等。加强校园文化与校园网络的管理,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网络阵地建设的物质投入与人力投入,把握校园文化的主旋律,建立校园文化“品牌活动”,

建立校园门户网站以及特色栏目,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进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加强学生社团管理,认真落实社团依托单位与指导教师,引导学生社团健康发展,特别是积极扶持高校马克思主义类社团的发展,把这类社团作为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重要阵地来建设。

(四)加强队伍建设

在队伍建设方面,除了要继续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师队伍建设外,特别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建设。

首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当前,要切实加强学校党委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直接领导,积极落实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机构独立设置工作,落实教研经费,落实人员配置,通过培训、社会考察、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提高人员素质,建立一支政治可靠、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

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队伍。可以通过建立跨部门研究中心方式来集中教学部门、研究部门、实际工作部门的研究力量,结合本地本校实际,以课题为纽带,以团队为基础,建立起一支精干的、专兼结合的研究队伍。

最后要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在前几年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基础上,要实现由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由组织推动到自我发展模式的转变,重点在选拔、考评、发展方面建立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逐步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求是网:彭教授,上面您提到了加强与改进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四项基本工作,具体到大学生个体,如何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思潮?

彭庆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引导大学生科学地认识社会思潮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思潮的根本原则是疏导教育。大学生在受到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后产生的思想认识问题,会以各种不同的形式,通过各种渠道表现出来。堵是堵不住的,压也压不服。只有采取疏导的方式,允许并鼓励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撞击,通过争论、商榷,让大学生把各自的思想、观点和意见都充分讲出来,再加以引导,促使大学生的思想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除了继续采用一些传统有效的教育方法外,在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思潮方面我们可以更多地运用以下四种方法。

(一)比较鉴别法。“马克思主义必须在斗争中才能发展,不但过去是这样,现在是这样,将来也必然是这样。正确的东西总是在同错误的东西作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教育者应从正面、反面,相异、相同,对立统一等各个角度全面、准确、深刻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并将其与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相比较,辨明是非,鉴别真伪,使大学生能够全面辩证地分析各种社会思潮,区分其性质。例如,要帮助学生认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就需要把它同科学社会主义进行比较。通过对两者指导思想、奋斗目标、道路选择、所有制性质、政党性质等方面的比较,来促使学生认识到民主社会主义既是一种改良主义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又是一种改良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科学社会主义格格不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存在根本分歧。

(二)探究式教学方法。所谓探究式教学,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调查、收集与处理信息,开展交流与合作等探究活动,从而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教师以指导为主,组织学生自主参与探究学习活动,让学生自主提出问题,然后收集资料和获取信息,自己分析或合作交流,最终获取结论。大学生在探究中积累知识,通过探究明确知识的来龙去脉,对知识与理论的理解会更加深刻。例如,近年“中国模式”是国内外媒体上一个热门话题,也是一个理论界争议较多的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小组分析讨论,教师点评指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又例如,针对近年严重的雾霾现象,我们既要组织学生进行自然科学方面的探究,又要指导他们进行社会制度分析、历史分析与比较研究,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雾霾,保持乐观的态度并积极参与社会各项治理雾霾行动。

(三)活动式教学方法。活动式教学方法就是要借助活动的设计、组织和实施来实现教学目的,“以活动促发展”。学生思维、智慧的发展,还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都是通过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实现的,而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中介正是学生参与的各种活动。由此可见,活动式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造出学生的真实活动,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观念与态度。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思潮,不能简单说教,完全可以运用活动式教学方法。以往教学以及校园文化中的学生思想教育类活动,学生自发成分多,教育者参与少,而在活动式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针对某些思潮代表性观点的辩论活动,先让学生分组充分准备资料,活动中鼓励正反方学生观点交锋,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引导升华。我们还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项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在活动与实践中检验理论知识的真理性,增进对社会的认识与适应,增长才干与本领,升华精神境界。

(四)权威对话法。权威对话是指选择具有公信力、权威性的个人或组织来与一般社会公众进行交流。权威对话的整个过程不是单向的,而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沟通。对话的形式不是针锋相对地争吵,而是权威人士与对话民众各抒己见,开诚布公地表达他们的思想和见解等,而参与者也在对话中不断重构他们的知识、意见。当代大学生接受心里很复杂,既强调自我,又服从权威。一些社会思潮的代表人物正是以“权威”的面貌出现在校园,形成一大批大学生“粉丝”。要引导大学生科学认识社会思潮,就需要发挥高校宣传教育机构的组织优势和资源优势,让真权威走出书斋、走进学生中,假权威才会消失,真理才会战胜歪理,正气才能压倒歪风。例如,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中种种争议,可以邀请一些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权威专家与大学生对话,或邀请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亲身经历者面对面交流,以事实为根据,发挥权威效应,能有效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

(来源:求是访谈,访谈对象:彭庆红 北京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