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在发展教案 (修复的).docx
专题15——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ppt
案例制作.rar
专题15 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教学思路:
本专题主要回答的是“怎样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问题。
1.明确本专题在课程中的地位。本专题所涉及的内容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利益直接联系最为紧密,在本课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理清本专题主要观点的逻辑关系。社会建设布局主要包括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分别包含了几个基本的实现路径。
3.注意回应社会现实问题。社会建设涉及教育、就业和收入、社会保障、卫生健康、社会心理、公共安全等各项社会事业,这些都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本专题学习中,大学生对就业、人民收入差距、养老、国家安全等方面有一定的关注度,教师要积极回应这些社会现实问题,顺势利导,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思维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认识。
学情分析:
1. 高职学生学习目标比较明确,就是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对《概论》课学习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因此需要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亲和力;
2.年轻人思想活跃,关注时政,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和看法,但因为自身的思辨能力、价值意识、社会阅历等,他们的谈论、思考、评价难免有偏颇之处,要注意纠正错误观点加强正确引导,实现价值观引领作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内容教学,让青年学生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现路径和基本思路。帮助青年学生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维方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促进青年学生对新时代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基本方略的理解与认同。
教学重点:
1.如何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2.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难点:
1.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和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列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课时:2学时
具体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1. 复习上节课内容
2. 2020年9月8日,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因此事引出思考问题,学生回答,引出“民生”问题。
PPT展示:民生含义
思考:你认为目前我国社会有哪些民生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导入新课,PPT展示本节主要内容、重难点。
【讲授新课】
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习总书记说: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从三个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 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生活,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
如何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如何优先发展教育?
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办好继续教育,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
列举具体举措:
2020政府工作报告:高职扩招200万
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总书记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四有教师
强调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
如何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1)要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2)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鼓励创业带动就业。
(3)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
(5)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
PPT展示资料:教育部:2020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2.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社会保障发挥着社会稳定器的作用。如何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呢?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1)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完善保险制度
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大病保险制度,完善失业、工伤保险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
(2)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
(3)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3.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1)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强化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责任制,
(2)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深入实施东西部扶贫协作,重点攻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任务,确保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习近平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话(2020.3.6)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视频: “90后”扶贫带头人:脱贫攻坚路上的青春力量
4.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全面健康是全面小康的重要内容,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
如何推进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1)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2)完善国民健康政策,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
(3)实施食品安全战略
(4)促进生育政策和相关经济社会政策配套衔接
(5)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
(6)广泛开展全面健身活动
播放视频:我们要赢得,是自己
思考问题:疫情带来的改变(由学生回答,老师做一总结)
本内容小结:在保障和改善民生过程中,要格外关注困难群众,要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急人之困的关注,少做一些锦上添花、花上垒花的虚功。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案列:
思考问题:抗击疫情的成效彰显出中国制度哪些方面的优越性,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总结,引入本节第二个问题:关于社会治理
二、 加强和创造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是社会建设的重大任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必须认识新时代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思路,建设平安中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社会治理含义:
所谓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2)社会管理与社会治理的区别:
社会管理侧重于政府对社会进行管理,政府是社会管理合法权力的主要来源;社会治理则强调合法权力来源的多样性,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等也同样是合法权力的来源。社会治理的主体是多元的。社会管理很容易表现为政府凌驾于社会之上,习惯于包揽一切社会事务,习惯于对社会进行命令和控制,习惯于扮演“全能型选手”;
社会治理更多的是在多元行为主体之间形成密切的、平等的网络关系,它把有效的管理看作是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过程,原先由国家和政府承担的责任正在越来越多地由各种社会组织、私人部门和公民自愿团体来承担。
(3)解决我国在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必须深入认识新时代社会治理规律,创新社会治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建设平安中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十九大报告: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因此,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需要从五个方面着手
1.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发挥好政府治理的作用的基础上,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引导群众依法行使权力、表达诉求、解决纠纷,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播放视频:完善社会治理体制
2. 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
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坚持综合治理,树立法治思维,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案例:关于校园欺凌,由《少年的你》说起
3. 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机制,提高对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现预警能力,及时排除、化解、处置各类矛盾风险。
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且涉及面广、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重大决策事项,要将风险评估列为必经的前置程序和刚性门槛。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形成。
改革信访工作制度,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
4. 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着力促进公民道德素质的提升。
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完善惩恶扬善机制,培育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加强教育、心理等手段的综合运用,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图片展示:2019年12月2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心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9)》
5. 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社会治理的重心要向基层下移落到城乡社区。
要尽可能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使社区有职有权有物,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和管理。
要加强城市常态化管理,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狠抓城市管理顽症治理。
要加强人口服务管理,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人口有序流动,控制人口总量,优化人口结构。
加强创新农村社会治理,重视化解农村社会矛盾。
本问题小结: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是所有中国人的职责。
思考问题:新冠肺炎疫情向我们敲响的警钟?生物安全、粮食安全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居安思危”,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进入新时代,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各方面风险可能不断积累甚至集中显露,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维护国家安全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
思考问题:你所了解的国家安全包括哪些方面?我们国家目前存在哪些安全问题?(学生回答)
视频:筑起铜墙铁壁的国家安全体制
三、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十九大报告
1.总体国家安全观
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如何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要求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
统筹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构建一个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
统筹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
统筹发展问题和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
统筹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案例:关于“颜色革命”
(2)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快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
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案例: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
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
(3)推进平安中国建设
建设平安中国,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制约平安建设深入开展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一手抓专项打击整治,一手抓源头性、基础性工作,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
(4)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
进一步提高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加强反恐国际合作。
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案例:2020年6月3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5)加强国家安全教育
以每年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为契机,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全面实施国家安全法,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视频:《反间谍法》实行五周年
【本课小结】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创新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工作的领导,把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和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让全体人民在共建共治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课后思考】
1.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生?
2. 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3. 如何坚持国家安全观?
社会实践:参与社区活动或小区物业工作,了解社区管理和物业管理的方式、程序,加强社会治理人人有责意识。
阅读书目:
1.《习近平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8 年版。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人民出版社 2018年版。
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