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资源 >> 历史人物 >> 正文
马相伯

日期:2015-04-09 08:42:45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马相伯原名志德,亦名建常,字相伯。18403月,他出生于江苏丹阳一个笃信天主教的家庭中。他自少聪颖过人,富有胆识,12岁时便独自乘船到上海,进入徐汇公学读书。在十年苦读期间,他古今中外无所不窥,除了对中国传统经典有系统的阅读之外,还对西方自然科学(尤其是数学、天文等)以及哲学、神学等用力极深,并掌握了希腊文、拉丁文、法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后来,他担任过徐汇公学的教师和校长,并在31岁时获得神学博士学位,成为一名神父。但他因不满法国教士对中国人的歧视,于38岁时愤然脱离教会。 

马相伯作为一个具有强烈爱国主义情感的知识分子,面对自己多灾多难的祖国无论如何是不会置之不理的。虽然此前在政治生涯中受到了诸多挫败,但是他在痛定思痛,总结经验之后,毅然将自己的救国理想转移到“启发民智,振兴教育”的道路上。从此,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炎黄子孙创立一所新式大学,便成为马相伯最大的人生夙愿。为达到这个目的,他先后考察了欧美强国的著名高等学府,并形成了自己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独到见解。

 “毁家兴学,创办震旦”:1900年,马相伯力排众议,毅然决然地将自己全部家产——松江、青浦等地的3000余亩田产捐献给天主教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创办“中西大学堂”的基金,并立下“捐献家产兴学字据”。此举一出,四座皆惊。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捐资助学的有识之士的确不胜枚举,但是像马相伯这样一次就把自己的万贯家产倾囊相赠,却只图兴办学校的案例,可谓亘古未有。可以想象,这样的壮举对当时中国各界的震动有多么强烈。1902年,在各方面条件都已经成熟之际,他以“中西大学堂”理念,创办震旦学院。“震旦”二字乃是梵文“中1895年创办的北洋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大学,而震旦学院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私立大学。马相伯在创立震旦之初,便按照自己对高等教育的理解实行了一套独特的管理和教学方法。首先是实行“学生自治制”,校务由学生推选干事自行管理。其次是提倡“学生自由研究之风”,也就是学术民主,思想自由,并采用“挈举纲领,开示门径”的启发式教学方法。他在办学方针中强调了三点:一是注重文艺,二是崇尚科学,三是不谈教理。他还身体力行,亲自加入到学校管理的第一线,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参与到民主自治之中。随着学校内民主自由的风气日渐形“改弦更张,情归复旦”:1905年,马相伯游说自己的好友严复和张謇等人为成立新的学校筹集善款,又在学生叶景莱、于右任等人的辅助下,建立复旦公学(即现在的复旦大学和复旦中学)。学校定名为“复旦”,既深含“光复震旦”之意,又寄托了马相伯等人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然而,复旦公学在初创时的困难是不言而喻的。学校既无校址,也没有经费,更缺乏德才兼备的合格教员。但马相伯并没有被这诸多难题所吓倒。他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社会各方有识之士的支持和帮助下,和学生们共同奋斗,终于闯过了这些看似不可逾越的障碍。他们先将从震旦迁出的一部分器材和图书,寄存在旧英租界的一所宅院当中,继而由马相伯出面发电报给其旧交两江总督周馥,要求拨得吴淞营地七十余亩作为建校之用,并暂借旧吴淞提督行辕作为临时校舍。最后又争取到开办费二万两,遂定于1905年的中秋节正式开学。虽然马相伯担任复旦公学校长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所创办的震旦学院的第一批学生,包括蔡元培、黄炎培、胡敦复、邵力子、徐季龙、翁文灏、李叔同、于右任等人,正是受到了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影响,日后才得以在中国的政治、文化和教育界做出了许多卓越的贡献。

在此后的几十年间,由于战争的影响,复旦公学的命运也是几起几落,但无论如何马相伯都始终关注着这所集结了他毕“智慧之光”:开创中国教育的一代新风,作为中国近代民主主义教育的一面伟大旗帜,马相伯为中国教育留下了一所享誉世界的高等学府,也为后来的教育界同仁树立了一个高山仰止的身影。同时,他也给中国高等教育贡献了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可以说,马相伯以其博大精深、别具一格的现代大学的教育理念,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开启了一片新的天空。

(来源:摘编自百度文库)

 

 

 

陈鹤琴 :上一篇 | 下一篇:梅贻琦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