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厘清高职文化提出的过程及内涵,是打造富有特色的高职文化的基础。高职文化作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然文化现象,它的打造需要政府、社会和学校三方力量综合发力。而在打造过程中,需要从与区域文化的对接、与行业文化的对接和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入手。
关键词:高职文化 高职教育特色
一、高职文化的提出与内涵
没有高职教育的发展,就没有高职文化的出现、形成和发展。打造富有特色的高职文化,必须先厘清什么是高职文化。文化必须有其载体,高职文化的载体就是高职教育。
中国高职教育最早可溯源至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的“中学后高等实业学堂”。从职业教育机构来看,我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职教育性质的教育机构当推1866年左宗棠奏请清政府创办的福建船政学堂。但由于种种原因,主要是经济发展式微原因,中国高职教育在此后100多年的时间里,并未得到切实而科学的发展。直至上世纪80年代初,“一批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特点而明显区别于普通高校的地方职业大学诞生,这标志着我国真正意义上的高职教育正式起步。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职教育开始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1]此后,中国高职教育的规模日渐扩张,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攀升。2006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311所,其中,高职(专科)院校1147所;是年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546.05万人,其中本科253.08万人,专科292.96万人。[2]在此基础上,中国高职教育开始由规模扩张向内涵建设深入。大致说来,改革开放后,中国高职教育大致经历了起步期(1982~1995年)、规模扩张期(1996~2005年)、内涵发展期(2006~至今),前两个时期以量为主,现已完成,第三阶段开始进入求质阶段,目前尚在深化中。此间,以2006年公布实施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量质分化的标志。自此,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自己的培养目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确立了自己的宗旨——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内涵建设时期,高职文化也开始被社会各界尤其是高职教育界人士所关注。但此时,“高职文化”作为一个独特的概念尚未成型,表现有二:一是此时的“高职文化”常蕴含于“高职校园文化”之中,通过对研究者们研究成果的分析,可见他们视域中的“高职校园文化”其实就是今天所谓的“高职文化”,如朱巧芳同志于2005年发表的《试析高职校园文化》[3]。“高职文化”作为一个完整的概念被提出,从cnki检索来看,最早大约出现于2008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刘洪一同志发表的《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4]。二是相关理论成果很少,直到2009年以后,专门研究“高职文化”的文章才逐渐多起来,这一点在cnki检索便知。可见,“高职文化”一经提出,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兴趣和重视。
要为高职文化定位,就必须为它的载体高职教育定位。对高职教育的归属及定位伴随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从国家法律、法规、制度等规定可知,高职教育应归属于高等教育。1999年1月1日公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发布于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将高职教育明确为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高[2006]16号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因此,高职院校是合法的高等教育机构,按照大学在组织形态上的定义,高职院校就是“大学”。但是,由于我国高校招生分批次进行,而高职招生又在本科招生之后,并且分数比本科低,学期比本科短(本科普遍为4年,高职普遍为3年,少数则为2年),因此,高职归属于普通高校并未得到社会甚至教育界的认可。只是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内涵建设不断加强,对高职教育的理论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高职教育属于高等教育才凝聚起部分共识,它的独特性也逐渐被提炼出来。也即高等教育既是一种类型教育,又是一种层次教育。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性、职业技术性两种基本属性。
基于此,高职文化必须既表征着教育的高等性,具有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和禀性;又具有职业技术性,将高职文化的实用性特征集中而充分地表达出来。“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始终紧扣产业和社会需求,具有突出的功用特点,在文化的形上界面上,笔者认为‘实用性’是高职文化的一个重要品性特征。这首先取决于它的类型定位。”[5]因此,高等性是高职文化的精神内核,而职业技术性是高职文化的本质属性,且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后者以前者为基础、前者以后者为内容。
无论作为一种显现的文化现象,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对象,高职文化的内涵究竟为何目前尚无定论,学术界争论甚多。“从分类学的角度考察大学文化的内涵层构,学术界有‘二分说’、‘三分说’、‘四分说’、‘五分多分说’等,这都是由于文化概念的不确定性,致使对大学文化内涵层构的理解存在多义性。严锋认为大学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层面。蔡劲松建议从精神、制度、物质和行为四个维度把握大学文化的内涵结构。”[6]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对高职文化内涵的探讨。
1、高职文化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价值之魂,高职文化必须在它的引领下,才能保证正确的方向,解决好培养什么人的问题,能为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提供正确的方向。
2、高职文化必须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高度结合起来,使它具有民族性和时代性。民族性和时代性是任何一种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相互区别的特质。中国高职文化内蕴着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特征是逻辑必然。
3、高职文化必须内含高职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的特点。高职教育归属大学教育这一层次,但又属于高职类型教育。大学文化分为学术教育类大学文化和职业教育类大学文化,高职文化从属其中的技术文化体系。因此实用性和能力本位必须在高职文化建设中得以落实和展现。
二、打造富有特色的高职文化
一种文化的形成,既有自发性,更有自觉性。高职文化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然而它今后的丰富与发展却要依靠我们的自觉建设。如何建设高职文化呢?从层级而论,主要依靠三方面力量:政府、社会、学校。
首先,高职教育有今天的成就,各级政府功不可没,但不足依然存在。主要表现在两“少”:1、关于高职教育的相关法律法规较少。至今国家尚未出台一部专门的高职教育法,高职文化的建设尚缺乏法律的支撑和依据。2、政府部门在高职教育方面的作为还不够。绝大多数地方政府无论在高职教育的宏观外部环境优化上,还是在高职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统筹政策制定实施上,亦或是在协调高职与各相关行业、企业的互动联系上都显得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投入不足。我国特色的高职教育,“政府主导”是一个基本的内容。在两“少”的宏观背景下,高职文化建设自然更需政府加大力度。首先应从法律和制度层面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和文化建设提供法律和制度支持,从根本上确定高职教育和高职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地位,规范和确定它们建设和发展的方向。其次,各级政府对于高职教育,必须在人、财、物上着力,在政策上予以重视。如在高职院校的政策制定、人才引进、财政支持、项目设立、教师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等等上发力。
其次,高职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支持。尽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高职教育对社会贡献率已被社会所瞩目,如就业率,近几年统计表明,高职院校就业率比本科院校就业率要高,尤其是国家示范高职院校。“报告显示,2009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约86.6%,比2008届高1个百分点,比2007届低0.9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薪资都呈上升趋势。就业率,……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09届毕业生就业率(88.1%)已经高于非“211”本科院校(87.4%)。”[7]
但对高职教育认同度不高,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高职在现实中遭遇到了认可却不认同的命运。高职教育必须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的认同。学生家长认同了,则优质生源有了保证;企业认同了,则学生就业有了保证。这两者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高职教育的发展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学生家长和企业参与高职教育和高职文化的建设可侧重以下内容:学生家长以家庭为平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敬老爱幼、爱岗敬业,树立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言行举止,同时向他们宣传高职教育的地位和价值;企业在学生实习期间,用企业文化规范和熏陶学生的职业道德、养成他们的服务意识、提升他们的技能水平。
再次,高职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和决定性因素是高职院校。没有高职院校的自觉建设,高职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近30年来,高职人在强烈的责任感驱使和激励下,通过不懈的努力,为中国高职教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但高职教育目前仍存在着大量的问题,其突出点表现在“办学少特色”。当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自身定位不准,有的办成了本科的“压缩饼干”,有的又成了中专的“发面馒头”。定位尚且不准,高职文化建设又何从谈起。因此,高职院校在未来的文化建设中必须明确自己的办学特色,使高职文化在办学特色中凸显。具体路径如下:
1、构建特色高职院校文化,塑造学生精神世界。
没有健康的精神世界,就不可能有健全的人格。高职教育作为大学层次教育,必然要重视学生精神世界的塑造。物质决定精神,高职校园是高职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对于高职生精神世界的塑造具有决定性意义。高职院校文化涵盖极广,它囊括了高职院校从精神、到制度、到物质的各方面。高职文化渗透于高职院校的制度制定应体现于制度的时效性、可操作性、职业性和开放性。具体而言就是高职院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与时代密切联系,在执行过程中便于操作,同时激励教师与学生提高技能水平,强化职业意识和提升职业道德,鼓励校企之间的对接和融合。高职院校的“物质文化是学校精神价值在保障教学、科服务基础功能发挥的各种实体物上的人文化的体现,也是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水平的物化”[8]高职院校内各种物质都应体现院校的办学特色和文化品位,突出高职文化的实用性特征。
2、打造职业教育文化,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特点,使得职业道德成为高职文化的主要内容。陈云涛认为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主要有:职业情怀、经世济用和开放协作。[9]精神上,高职院校的精神既包含了传统大学的“独立自由、兼容并蓄、民主开放”等精神内核,更具有独特的“创新实用、服务济世”的精神品质。高职院校应将这一独特的精神品质贯穿于学校管理、人才培养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形式采用、实习实训以及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活动中,使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时刻感受和体验到职业文化的熏陶,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意识,并积极探索与企业合作的路径和模式,使学生感受企业文化的魅力,体验和认同企业文化的价值,。
3、营造亲历、践行环境,树立学生勇于创新、致力实践的观念。
实用性是高职文化的突出特点,践行能力是高职生最主要的能力。缘于现实与观念的影响,人们常认为高职生比本科生能力差,智商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智能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人的智能、能力只有类型上的区别,而没有质上的高低。本科生擅长抽象思维,侧重于理性分析和逻辑推理;高职生擅长形象思维,侧重于动手能力和直觉判断。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根据人的智能结构和智能类型,采取适合的培养模式,来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10]因此,高职文化应注重挖掘高职生潜能,利用各种资源和条件为他们营造良好环境,树立他们勇于创新、致力实践的观念。具体而言,高职院校应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模式——“前校后厂”模式、项目驱动模式、“订单式”模式等,以及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角色表演法、仿真教学法等,是学生时刻处于实践的真实场景中。
三、芜湖高职文化的建设
芜湖近代高等学校教育,发轫于1909年芜湖士绅王泽春等在城内长街创办的皖江法政专门学堂。建国尤其改革开放之后,芜湖高等教育成就喜人,高校云集。目前芜湖高校有9所:4所本科院校,5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1所国家示范职业技术学院,1所国家骨干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约5万3千人。芜湖高职院校的发展既从教育维度显现了芜湖经济的成就,又体现了芜湖市政府、社会以及教育界对高职教育所做的努力。然而,结合国内外发展现状,芜湖高职教育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而高职文化的建设更需群策群力。在今后高职文化的建设中,应实现三个“对接”——高职文化对接当地区域文化,高职文化对接行业文化,高职文化对接企业文化。[11]
1、高职文化对接当地区域文化
实现与区域文化对接,是高职文化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高职教育服务社会、服务地方经济的必然要求。区域文化的独特魅力正是高职文化独特性所在,也是高职文化生命力之所在。芜湖处于徽商文化圈内,徽商文化理应成为芜湖高职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徽商文化的精髓为“贾而好儒、诚实守信、重读重耕”,其核心价值是诚实守信,转化为现实价值就是敬业守信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好儒为了修身,为了找到诚信的理论根基,因为儒家极为推崇“人无信、则不立。”培养学生的诚信自然是高职文化的主题之一。其次,芜湖位置江城、古称“米市”,改革开放以来,以其开放、灵活、务实、重民生的特点取得了不俗成绩,也得到了世人的关注和褒扬。在高职文化建设中,我们自然要将这些因素渗透进去。
2、高职文化对接行业文化
芜湖5所高职院校,各具特色。如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专业齐全,对应行业较广,形成了芜职院独特的“包容、博学和求真”的文化氛围,其中机械和电气行业的严谨,国贸行业的开放,园林、生物行业的质朴,会计和金融行业的精确等等,各行业文化禀性相互影响,互有裨益。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以商业为主,形成了“弘商、砺能”的文化氛围。安徽中医院高等专科学校,则以“仁爱、济世”为追求,将传统中医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各高职院校的文化追求和文化建设成为彼此区别的重要特征,但作为区域内的一员,它们还应相互取长补短,发挥群体势能,为芜湖高职文化的建设尽力。
3、高职文化对接企业文化
高职文化必须对接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是高职教育最直接的影响因素。就某种程度而言,企业对高职教育的态度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后者的发展趋势和速度。而企业文化也是高职文化建设之源。“就高职文化建设而言,培养职业能力是文化之本,锻造职业精神是文化之魂,营造产学合作生态是文化之链。”[12]
芜湖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的相当频密。以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用各企业冠名的班级很多,如“港口班”、“蒙牛班”、“美的班”等。而且,在校企合作基础上,建立了大量的校外实训基地,甚至有些专业的实训基地拓展到了国外。这些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前感知和体验企业文化提供了平台,也为高职文化的建设提供了资源。其他高职院校与企业对接的工作也做的很出色。
在与企业文化的对接中,要立足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包括人格力度的提升、职业道德的培育、文化素养的养成,不能只将学生定位于劳动力角色,培养他们技能水平和操作能力。
参考文献:
[1][4][5]《中国特色高职文化的建构与实践》,刘洪一,《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12),P54-57。
[2]数据来源于教育部网站“数据统计”。
[3]参见《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年(3)。
[6][8]《基于高等教育层类视角的高职文化研究》,石芬芳,胡类明,《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7),P10-15。
[7]参见麦可思(MyCOS)公司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
[9]《高职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精神重构》,陈云涛,《高等教育研究》,2009(7),P61-65。
[10]《职业教育学基本问题的思考》,姜大源,《职业技术教育》,2006(2)。
[11][12]《高职文化要实现三个“对接”》,王琦、龚宏富、唐林伟,《光明日报》,2011年1月7日7版。
(作者: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为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职院校大学生生命教育的路径与方法研究”[编号:SK2012B529]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