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利益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谛

日期:2013-12-13 10:15:41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摘要: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传播和实践过程,实际上为最广大人民谋求利益的过程,也即被人民大众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将人民的利益置于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之义。大众利益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众利益;利益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真谛就是利益大众化。没有利益大众化,就不可能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而利益直接导致需要的形成。一种理论之所以被大众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进而转化为大众自觉的行为指导思想,根本上说,乃在于这种理论能反映大众的需求,能给大众带来利益,从而能够掌握大众。“大众的需求是理论的大众性,没有大众性的理论需求,就没有理论大众化。”[1]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是其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的基础。因此,不断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利益,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内容。”[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到利益是人民大众反抗压迫、推翻旧世界的内在驱动力,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中国共产党为人民大众谋利益的实践过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过程是利益大众化的实践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重大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成果。“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从俄国传入中国,起始主要在精英知识分子中流传。“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但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3](P1470-1471)当时,各种思潮在中国流行,连无政府主义都颇为时兴,毛泽东“在首都最好的朋友都是无政府主义者……他们介绍毛阅读克鲁泡特金、巴枯宁和托尔斯泰的著作。”[4](P51)但毛泽东却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实践性所吸引。“毛最感兴趣的还是马克思主义。他赞同马克思主义以理性和唯物主义为前提,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定性以及它对人类平等和尊样的肯定,而毛最为赞叹的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革命信条在俄国的成功实践。”[4](P52)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吸引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它被赋予了指导中国革命的使命。在革命时代,用什么力量号召中国人民追随中国共产党创造一个新中国,这是中国共产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础性前提。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绝对多数,农村占国土绝大多数,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来源的农业大国。

基于此,毛泽东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具体国情,分析中国社会结构,寻找中国革命之路。从参加革命始毛泽东就主张注重农民问题。早在新文化运动之际,他就“认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中国知识分子脱离广大人民群众。知识领袖要取得任何革命的胜利都必须密切联系这个国家的公民。”[4] (P49)1919年,毛泽东在《民众的大联合》中“最早提出了必须建立人民革命统一战线的战略思想,敦促国人按照马克思的思想建立农民组织和工人组织。”[4](P56)随着革命的深入,毛泽东更是认为“中国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 “农民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毛泽东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5](P463)如何发动广大农民呢?必须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因为土地是农民的最大利益。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特别注重土地政策。在1927年至1937年的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开展了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1947年,颁布施行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废除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实行中国农民自古以来所追求的“耕者有其田”。

此外,中国共产党对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也极其关心。毛泽东说:“我珍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注意群众生命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了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最高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4](P122)

正是将以农民为主的人民大众的利益置于革命的核心位置,他们才紧跟着中国共产党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由精英阶层向大众传播的过程,也即大众化过程,伴随这一过程的是人民大众的利益日益被凸显,被重视。

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过程是利益大众化的实践过程。

建国以后,中国共产党一如既往为中国人民谋福利。但因国内外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以及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模糊,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邓小平说:“中国社会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二十年时间,实际上处于停滞和徘徊的状态,国家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发展和提高”[6](P347)

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历史,拨乱反正,开始了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之路。

当时国情是:1978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产业结构和各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第一产业是33%70%;第二产业是39%16%;第三产业是28%14%1980年,按汇率法计算的人均GNP的平均水平,世界低收入国家是410美元以下,中国人均GNP平均水平是290美元,略高于低收入国家260美元的平均水平,相当于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的207%、高收入市场经济工业国的28%,高收入非市场经济工业国的63%。以人均GDP排序,我国在所统计的125个国家或地区中排第102位。[7]由此可见,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极其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也极其低下。

然而,1976年至1978年,“文革”虽已结束,两个“凡是”的禁锢犹存。面对经济上国弱民贫,政治上极“左”盛行的现状,邓小平首先提出要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并提出马克思主义精髓是实事求是,而毛泽东的伟大就在于他抓住了这个精髓。1978511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指出“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而且是唯一的标准。”邓小平积极支持文章的观点。随后,此文引起了一场全国性的“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这次讨论,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为即将开展的改革开放清除了思想上的障碍,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此后,邓小平提出解放思想,将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经济建设,改善民生,为人民大众谋福利。197810月,安徽小岗村农民私下实行包干到户并获得了粮食大丰收。党中央顺应民意,决定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国农村经济制度改革开始。接着,改革向工业及其他领域扩展。

改革开放的宗旨就是要为人民大众谋取更多的利益,让人民都过上富裕的生活。“国家这么大,这么穷,不努力发展生产,日子怎么过?我们人民的生活如此困难,怎么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6](P10)消灭贫穷就是要注重大众的物质利益,那种所谓“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论调不仅不是社会主义的,而且还是蒙昧主义的谬论。然而,尽管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是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在走资本主义路,说它是反马克思主义的。一时间,姓“资”姓“社”争论不休。对此,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时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政策好坏要以人民大众的利益是否得到了满足为标准,以人民大众是否高兴为标准。他说:“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6](P382)“……所谓‘管用’就是说学习马列最终要能够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8]

邓小平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改革开放并取得了巨大成就,并用历史唯物主义总结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6](P373)。这些,一方面满足了中国人民对物质利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使得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展开的过程。

三、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过程是利益大众化的实践过程。

“党的十六大以来至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9]进入21世纪,我们国际环境是机遇大于挑战。国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内部矛盾日趋复杂化和多样化。面对新的形势和情况,如何保障人民大众在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利益,便成了一个很现实的课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时出现,它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品质的集中呈现,很好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再次强调了唯有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任何一个政党如果不能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它必将被历史所淘汰。因此,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从20051月到20066月,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语)。可是,一段时间里,不科学的发展现象却有所泛滥,“只见物不见人”、“唯GDP”之类等严重违反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大行其道。其结果我国的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凸显,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也时有发生……

发展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所谓手段是指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全面发展的前提;而所谓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其实也包含了经济的发展。因此,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既把经济发展当成手段,也把它当成目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前不见古人”,坎坷在所难免。错误和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其没有反思的能力,缺乏纠错的机制。马克思主义具有开放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这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具有趋向发展和完善的性能。以其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也必然具有反思的能力和纠错的机制。面对发展中出现的问题,2003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200710月,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了精辟的概括:“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它要解决不科学发展“只见物不见人”的问题,将发展的立足点由“物”转移到“人”。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2008 年)上,胡锦涛提出:“我们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人民”提高到检验我们执政能力的高度。201010月,在十七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胡锦涛强调:“坚持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将“民生”也就是人民的利益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这是我党在新时期对人民利益更具体的认识和追求。20113月,在北京召开的“两会”,民生成了焦点问题。连挑剔的西方媒体都说:“依照中国目前的政策走向,我可以判断:民生问题应该是今后经济发展‘压倒性’的首要问题。”[10]

唯有民生问题解决好了,让人民大众的利益得到满足了,才能建设好和谐社会,也才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发展观。“(2010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109元,比2005年的10493元增长82.1%,年均实际增长9.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0.9%。”[11]2010年日本名义GDP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12]中国政府对人民大众利益的关注,一方面提升了国力,让人民得到了实惠,满足了他们对利益的追求。另一方面,人民大众更加自觉地认同、理解、接受、掌握的应用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再次得到了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需要是人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而利益直接导致需要的形成。“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13]P9马克思从唯物史观出发,一方面指出了理论(批判的武器)的局限性以及它和物质力量(武器的批评)之间的差异,另一方面又科学地断言二者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但这个转化的媒介在于“人本身”。理论(批判的武器)并不能自发地转化为物质力量(武器的批评),它必须通过人这个载体才能完成转化,即只有一种理论被人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才能真正转化成物质力量。然而,理论被人认同、理解、接受、掌握和应用的过程,是人主观能动性发挥的过程,没有人的主动性,理论就不能被人认同、理解、接受和掌握,更不用说应用了。不过,理论只要“彻底”,就能抓住“人本身”,就能“说服人”。而所谓“彻底”、能“说服人”,其实就是洞悉出人是利益的集合体,利益是人进行社会活动最根本的驱动力,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反之,如果理论不关注大众的利益,无论它形式多么别致精巧,它内容多么新颖独特,都不会激发大众认同、理解、接受和掌握它的主动性。“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 [14](P463)

马克思主义不仅揭示了利益是人类活动的动因,而且它还能够为人类带来利益。之所以自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以普及、大众化,就因为它不仅直接关注着人的利益,而且还能指导人实现利益。(当然,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内,人并不具有类概念,它有明确的指向,具有历史性。现阶段,它内含着最广大人民。)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众化的过程就是人民利益不断得到满足和实现的过程。但人民利益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相互促进、相互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提升了人民实现利益的能力,并为人民新利益的出现提供了理性基础。另一面,人民利益内涵的不断发展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发展,如果后者不能及时跟进,则可能会影响到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态度。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根本原因就是在满足人民大众利益上我们还做的不够,甚至在某些领域、某些方面还出现了与民争利和损害人民大众利益的现象,其结果必然影响人民大众对马克思主义的认知和理解。“对群众来说,他们关心更多的是自己的利益,他们所能理解更多的是自己生活世界的问题。所以,宏大的理论似乎成了与他们无关的理论。所以客观上,无论我们如何努力,在一些时候,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总也不能被群众所掌握,甚至经过的长期宣传,群众仍然离之甚远。其根源就在于我们只注重了理论工作的宏大性,而缺少对群众自身利益的关注,失去了群众。”[15]所以,真正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努力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大众的理论与理论的大众化,》,《学术探索》,任新民,2010年第4期。

[2]《毛泽东:“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党的文献》,张积毅,2009年第4期。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

[4]《毛泽东传》迪克·威尔逊[英国],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

[5]《毛泽东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6] 《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

[7]《“1956—1978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国际比较”》,《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吕书正,2003年第1期。

[8]《论邓小平的马克思主义观》,《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韦 磊、张秀荣,2010年第5期。

[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30年的回顾与总结》,《社会主义研究》,罗会德,2008年第6期。

[10]http://news.hexun.com/2011-03-04/127723241.html,《外国媒体、专家学者和政界人士关注中国两会和民生问题》,

文章来源:新华网

[11]  http://www.bjd.com.cn/10yw/201103/t20110301_663363.htm,《统计局:2010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

元》,文章来源:北京日报。

[12]http://finance.sina.com.cn/j/20110214/08519369574.shtml,《日本公布2010GDP数据被中国赶超退居世界第三》,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14] 《毛泽东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6年。

[15]《群众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思想教育研究》,李梅丽、刘华、乔中国,2010年第6期。

(作者:马和平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当代中国群体利益协调的基本理论与宏观战略

研究”(项目编号:10YJC710019)的阶段性成果。)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