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业的背后,必然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力量。敬业就是工作背后无形的支撑,任何一位成功的人必须敬业,因为没有敬业的人就无法完成本职工作。而工作又恰恰是生命价值的积累。
敬业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使命感,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让自己的价值与工作紧密相连,敬业精神是一种原动力,它让我们教师忠于职守、热爱学生、勤奋热忱、全心全意、充满激情地去完成工作。
有一本叫做《致加西亚的信》的书,读完之后给我最大的震撼就是书中的主人公罗文对事业的敬业,他在接到麦克金总统需要立即速递的信时,并没有问收信人加西亚在哪,我怎么去找他?他明白自己要做的就是一件事,如何把任务完成。
有人说人生最大的财富之一就是敬业。人与人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差别。正是这种差异才导致了优秀教师与一般教师,优秀干部与一般干部的差别。也正是这种差别使得在社会上也就有了贫穷与富有。在表面上看,敬业是有利于学校和校长以及学生,其实,最终获益的却是我们自己。从我们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敬重中,我们获得新的知识、能力、经验、快乐,尤其是我们养成了敬业的习惯,我们会终生受益。
敬业是许多良性行为的综合。
敬业首先要勤奋,因为勤奋就是一个实施行为的过程。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将正确、简单的行为持久地做下去,而这种持久,就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勤奋。但这个过程,又受我们的思想所支配,在我们的不少学校里可能都会有老师问:勤奋,干吗要勤奋?这样的学校、学生和校长值得我们勤奋吗?就这点工资值得我勤奋吗?
如果一个人的工作目的仅仅是为了工资,那么,可以肯定,它注定是一个平庸的人,也无法走出平庸的生活方式。所有的成功教师,他们工作的目的决不是只为了那点收入,他们看到的是工作后面的机会,工作后面的学习环境,工作后面的成长过程。当然,工作也是为了生计,但现在条件下,比生计更重要的是什么?是塑造品格,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培养。疯狂英语创始人李扬最喜欢的一句话是:只要你有三餐吃饭,你就可以把除此之外的时间和精力用于学习和提高。
敬业就是将手边的工作努力做到最好,做到极致。这是所有成功者总结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占首位的因素。有的教师认为在这个学校不成功,简单的换一个学校就会成功,其实这是不大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它是否发挥出了自己的潜质,所以在这里没有把手头的事做好,换一个地方后时间一长,便还是如此。一个人在一个较高的职位上取得了成就时,有的人会说这样一句话:在其位,谋其政,或者说:他有贵人提携,或者说:机会好。这其实是弱者为自己寻找借口,一副安慰安慰剂而已。如果自己的爸爸不是李嘉诚或者“高干”,而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的子女,要想步入成功的殿堂,最好的办法就是将目前的工作做好。如果做好了,你不用担心老师们、校长看不见,就算有人将你的功劳据为己有也同样如此,因为如果你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人生漫长,幸福与否,成功与否,不在一两年,要考虑更长的周期。五年、十年、二十年努力,坚持做正确的事情你就一定会成功。
敬业,可贵的并不是你所做工作的结果,而是你所形成的和表现出的一种态度,一种品格,一种行为习惯。
敬业还包括决不拖延。这个世界上最不费力的事就是拖延时间。大多数失败者最致命的错误就在于此,也没有比拖延行为更耗费生命的事情了。有人统计过,失败的数十种因素中拖延位居前三位。很多成功者认为:对于成功来说拖延最具有破坏性,是最危险的行为习惯。
拖延的表现是什么?就是今天的事情明天做,现在的事情以后做,自己的事情等着别人做,能做的事情一直拖着不做,而且总为自己找理由。拖延和懒惰是一对兄弟,两者总是同时出现。有句古话:“业精于勤,荒于嬉”。拖延和懒惰行为只会带我们坠入贫穷的深渊。拖延的反面是什么?就是马上行动。所以我们应该坚决克服拖延的恶习,那就是要马上行动。
敬业就是要主动工作、自动自发的工作。没有成功会送上门来,也没有幸福会降临到一个人身上。这个世界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需要我们主动去争取,婚姻如此,财富如此,健康如此,友谊如此,学习如此,机会如此,时间如此,好的教学成绩更是如此。天上绝不会掉馅饼。如果不去争取,没有一样东西我们可以轻易得到。在学校里,你想有好的人际关系,你就必须选择主动问候;如果你想受欢迎,你就必须承担责任;如果你想得到发展,你就必须主动承担艰难的任务;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你就必须找机会积极发言;你想提高自己的书面语言能力,你就必须积极动笔写作;如果你想工作取得成绩,你就必须自动自发的工作。
敬业就是努力干。工作没有捷径,教学只有唤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真正教好学。“99%的汗水加1%的灵感等于成功”这是爱迪生的话。从小开始,我们所接触的教育就是从努力开始的。在家中我们的父母告诫我们,要努力学习;在学校,我们的老师告诫我们:要努力才能考上大学,才会更有出息。
今天我想说:老师们,不是我们的每一次付出都有回报,但我们经常付出必有回报。
(来源:潘云钊的教育人博客 http://zuodaojizhi.blog.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