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精彩博文 >> 正文
精神哲学,让人本质地生活

日期:2013-12-10 09:37:47   发布人:管理员   审核人:   点击:

【内容摘要】精神哲学的建构具有必然性;精神哲学作为对人做人的核心价值观或人生理念的完整科学陈述和系统理论表达,对人本身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精神哲学精神需要人的本质自我实现“自我”

问题的提出

我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建构精神哲学。建构精神哲学,已构成我当下压倒一切的要求,成为我生命中头等重要的事情!

说起这个梦想,还要从我对美学的研究谈起,虽然就我而言谈美学研究是有点高看自己,其实,我就是爱好。

一开始,我就直取美的本质,意在揭开“美是什么?”这个“千古之谜”。尽管有学者、专家曾善意地提醒我“先打游击后攻城”,但这不符合我的性格,我的个性比较富有挑战性。在我看来,要玩就玩大的,找到一个可以“为之献出生命的东西”,这样才会够刺激,才会令人兴奋莫名,才会更有价值、更有意义,才使人的生命充满无穷意味。

在美的本质的探讨上,我国当代的那些理论不入我眼,众多显赫的美学家,在我眼里不过是“失败的一群”,正所谓“庸者众”而已!为什么?赵汀阳说得好:“那些美学理论没有用处。”不过,如果在中国当代美学界有一个人还可以勉强谈一谈的话,那就是吕荧,吕荧无疑是个例外!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发人所未发,前所未有地提出了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认为美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的一种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属于主体——人的认识范畴,面对的是充满审美价值、审美意义的客观世界。吕荧应该是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的第一人!不幸的是,他的这种理论甫一出现,就遭致人们激烈批评和无情批判,大家把他的美学思想硬是不加分析和区别地与高尔泰的观点直接等同起来,认为这是一种赤裸裸的主观唯心主义的东西,结果,他的美学思想一开始就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这对吕荧而言真是天大的冤枉!实际上,吕荧从客观存在的角度寻找美这种社会意识的根源,这当然走的是一条唯物主义的路子,而高尔泰则把美这种主观意识的根源又进一步导向了人的主观意识领域,这无疑才陷入了主观唯心主义。这样两种根本不同的致思方向,可谓界限清楚、泾渭分明,怎么可能相提并论、同日而语呢?天下糊涂,莫此为甚!客观地讲,在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与主观唯心主义美学思想之间简单地划等号,这是在羞辱我们的智商,也实实在在误导了我们几代学人。不过,吕荧也没走多远。客观对象作为审美对象,总是与人有关的,与人之间具有一种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如果与人无关,不具一种现实的联系和关系,它对人而言就是“无”,没有意义,人作为审美主体还怎么可能喜欢它,欣赏它,并给它以美这样由衷的审美判断、审美评价呢?出此考虑,吕荧很自然地把自己的美学研究引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从实践角度探究美这种社会意识产生的根源或始基,因为很显然,只有实践才能赋予客观对象与人之间的这种现实联系和关系,具有一种直接现实性的能力与品格。遗憾的是,像中国当代的“实践论美学”一样,在实践论的意义上,吕荧也没有超出物质实践,从而也没有超出历史唯物主义,所以,在对美所认识、反映、判断、评价的具体客观内容的探讨上他载了,跌了跟头,陷入了粗鄙的物质功利主义,人类的审美欣赏在他那里失去了自己本来的实践论根据,也没有了自己独特的意义,这些都在根本上严重影响了他在美学研究上更大的思想创获和理论建树。那么,美所认识、反映、判断、评价的具体客观内容到底是什么?正是出于走出吕荧,解决这个问题,在实践论的意义上,我有一个重大发现,那就是,在美学的研究上,马克思从人做人的角度,从人自我实现的意义上,提出了一种审美实践思想,虽然在不同语境下,在具体称谓上,相对物质实践,马克思对这种审美实践有着不同表述。比如,相对物质实践这种“异化劳动”,马克思称审美实践为“真正的生产”,相对物质实践这种“经济生产”,马克思称审美实践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相对物质实践这种“谋生的手段”,马克思视审美实践为“生活的第一需要”等。这个发现,对中国当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使吕荧的美是人的社会意识的观点可以从此获得自己本来意义上的实践论根据,而且显然会使我们的美学研究从根本上超越历史唯物主义,彻底改变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研究格局和理论面貌!不过,我的思考显然没有到此为止,没有仅仅停留在美学。我由此想到了哲学,想到这个发现可能对哲学意味着什么,有何意义。众所周知,在人类社会历史领域,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而在实践论的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是以物质实践为根据建立起来的,那么很显然,在实践论的意义上,它也必然为物质实践所规限,也就是说,一旦超出物质实践,也就超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就不能为历史唯物主义所定义或说明。而现在,既然马克思相对物质实践又提出了一种审美实践思想,那么这种审美实践显然就超出了物质实践,从而也就超出了历史唯物主义,这不就充分说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美学研究还没有自己的哲学,没有自己的哲学基础,而没有自己的哲学,没有自己的哲学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美学如何不流于一种平庸与肤浅,而缺乏一种宏阔的视野与深邃的境界呢?于是,我开始突发奇想,我认为应该以审美实践为根据,建构另一种新哲学,我把这种新哲学自号“精神哲学”,这种“精神哲学”,应该才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真正的哲学基础。如果马克思以物质实践为根据,建构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一种“物质财富”哲学,或者物质主义哲学,那么我们现在完全可以以审美实践为根据,建构一种精神哲学,这应该是一种“人”的哲学,或者人本主义哲学。精神哲学应该具有自己巨大的思想空间!这样,建构精神哲学,就自然生发为我崇高的梦想,而精神哲学,也就随之为我魂牵梦萦,成为我的所思所想、所爱所恋,成为我的家园、我的君国、我的宇宙世界。特别是再联想到这种精神哲学可能对于人学的意义、对于教育学的意义、对于文艺学的意义、对于哲学的意义,尤其是对于人的意义、对于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意义,我就会热血沸腾,这更坚定了我这样的梦想,赋予我无穷力量。在我看来,也许只有建构这种精神哲学,才可能找到我“一生的价值”,把握住我一生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以不负我此生岁月!

精神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人与动物不同,在本质上,人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因而,人的做人也必然属于人的精神领域、精神范畴,并且,只有通过审美,人的做人才走向了人的精神领域、精神范畴,人的做人、人的审美与人的精神显然是内在联系和相互贯通起来的。由此,如果按照时下理解的哲学就是关于世界的根本观点,那么,精神哲学无疑就是关于人的精神的根本观点,也是关于人的做人或人的审美的根本观点。通过对人精神世界的全面观察和深刻理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物质主义的理论框架之外,它要为人类提供另一种不同的能充分表达人生目的、特点和意义的核心价值观或人生根本理念。它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精神世界,研究的主题是人类审美的生活方式,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是什么及其人的做人。所谓做人,就是人要做自己,实现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即进行“审美实践”,这是人的终极追求或形而上关怀。而总的研究成果就是对人的做人的核心价值观或人生理念的完整科学陈述和系统理论表达,以便为我们的人生树立一种坚定的思想信仰,提供一种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精神哲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

人在本质上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因而人必然具有一种精神需要、心灵欲求,并且正是这种精神需要、心灵欲求,而不是物质财富、经济利益,才是人活着的根本动力,真正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和持续前进。

什么是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相对人的物质需要、生理欲求,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是人的高级需要、高级欲求,也是人的终极需要、形而上欲求,它是指人在满足自己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安顿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的思想,慰藉自己的心灵,抚慰自己的感情,让自己的内在世界获得一种真正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

那么,如何满足人的这种精神需要、心灵欲求?正是在这里,人的做人的问题被提出来,因为只有人做人,人活到自己的本质上,进行一种本质生活、本来生活或本真生活,人才能感受和体验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对自己的生命获得那种肯定感,找到那种存在感,即实现一种感受上的认同,从根本上解决“我是谁?”的问题,从而人才能最终求得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获得一种美感愉悦和精神满足,达到和实现安顿自己的精神,寄托自己的思想,慰藉自己的心灵,抚慰自己的感情,使自己的内在世界获得一种真正的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否则,人不做人,人活不到自己的本质上,人不能本质地生活、本来地生活或本真地生活,这实际上也就是人异化了,沦为动物,这种情况下,人只能委屈地生活着,扭曲地生活着,卑贱地生活着,屈辱地生活着,他感受不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对自己的生命不能获得那种肯定感,找不到那种存在感,他会觉得自己很不幸,做人很失败,从而会陷入一种高度的精神空虚、思想迷茫、心灵痛苦、感情焦虑等,哪里还有什么自己内在世界的真正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

二、人的本质

要达到和实现人做人,人活到自己的本质上,进行一种本质生活、本来生活或本真生活,避免人的异化,避免把人沦为动物,就必须首先弄清人的本质,弄清人的本质,显然是解决这一切问题的客观前提或现实基础。

人的本质是什么?不同语境下,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本质有着不同解读。比如,他们提出人的本质是人的需要,人的本质是人的劳动,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由,人的本质是人的社会性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即“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是人的最高本质”。不过,这些不同解读在对人的本质的揭示上并不具有同等意义,有些显然是需要我们认真讨论的。比如,显而易见和毋庸置疑的是,所谓人的需要、人的劳动、人的自由、人的社会性或“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些在人异化的情况下同样存在,如此,它们如何可能构成人的特殊本质,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就以大家普遍接受和认可的“自由”而言,所谓自由,不过意味着人有了更多的选择,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但这更多的选择、更多的可能性并不保证人就一定不走向异化,不沦为动物,而既然人自由了,还会走向异化,沦为动物,那自由又如何可能堂而皇之地构成人的本质呢?在我看来,自由也许还只是构成人本质的一个客观基础,还不构成人的本质本身!只有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人”的观点,也许才真正揭示了人的本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人”的观点,实际上揭示了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自我”的深刻道理,也就是说,在本质上,人是一种“自我”存在!

为什么在本质上人是一种“自我”存在?

众所周知,人不仅是一种生命活动,而且是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马克思讲“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也就是说,人不仅活着,而且知道自己活着,能够意识到自己生命的存在,能把自己与自己周围的世界明确区别开来。而正是由于这种“知道”,由于这种“意识”,由于可以把自己的生命活动与自己周围的世界明确区别开来从而作为自己审视的对象,所以,他就不会仅仅满足于自己活着,还会要求自己活得好,要活出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要找到自己存在的根据或理由,这样,人的“自我”就必然构成了人最内在、最本质、最深层、最核心的东西,形成为人特殊本质。否则,没有人的“自我”,人的生命就会失去其独特性,就会没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就会失去其存在的根据或理由,人在这个世界上还如何扬眉吐气,站立起来呢?

如何理解人的“自我”?

人的“自我”有先天的。所谓先天的,就是人与生俱来的,你可以认识它,也可以利用它,但你不可能改变它,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听天命”。这虽然多多少少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但这也才是十足的唯物主义!也有后天的。所谓后天的,就是在先天的基础上,人经过教育、训练、实践等逐渐形成的,这就是古人所谓的“尽人事”。它实际是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不断生成和发展着的链条,由低到高构成了五个不同的层次:

天赋

人的天赋、秉性是人与生俱来的,因而是先天的,它表现为人的“自我”、个性,也构成人“自我”、个性进一步生成、发展的客观根据、现实基础。

人与人“自我”、个性的不同首先就反映在人的天赋、秉性方面。我国著名化学家徐光宪就讲:“我觉得音乐家、艺术家,比如说体育冠军,天分的依靠比较大。就拿我自己来讲,我就没有音乐细胞,再怎么勤奋我也做不了音乐家。”徐光宪承认自己在天分方面不是“超人”,不是无所不能。

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会超出自己的天赋,而及时地发现并充分地利用自己的天赋,就会塑造一个成功的自己,达致一种完美人生,享受一种快乐生命。

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天赋,所以每个人都是天才。对这一点,我们应有足够的自信!

不幸在,有些人辛苦一生,辗转一世,从不知道自己的天赋何在,或者知道了,却违背自己的天赋,在天赋之外寻求努力,这就使人丧失了“自我”,导致了人的异化,把人沦为动物。这样的人生不仅会蹉跎岁月,一事无成,而且会给自己的精神带来巨大的折磨与无穷的痛苦。

爱好

人的爱好、兴趣是后天的,是在人天赋、秉性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教育和培养而发展起来的。

人的天赋当然不等于人的爱好,但人的爱好却一定要以自己的天赋为基础,没有天赋的爱好,那只能是一种没有根基的、空洞的爱好,这种爱好没有前途,也没有意义,当然也不可能持续与长久。

人有什么样的爱好、兴趣,往往也就形成什么样的“自我”、个性,如果你不喜欢,如果你的心不在那里,你怎么可能从那里找到“自我”,感受到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爱好、兴趣,通常也就成就了什么样的人生或生命。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显然也与自己的这种爱好、兴趣不可分割、密切相关。

对学习、工作的爱好、兴趣,才使人积极学习、努力工作,构成人学习、工作的内在驱动力,这也是人活动的根本动力。国学大师饶宗颐讲:“我对它有兴趣,我就要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说:“因为喜欢,才会投入,才愿意付出。”

人的爱好、兴趣,是人获得生命快乐、幸福的根本源泉之一。人喜欢学习,学习就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人喜欢工作,工作就是一种快乐、一种享受。我国著名航天员刘旺讲:“做自己喜欢的事,乐在其中。”实际上,对每个人而言,只有自己喜欢的学问才是最好的学问,只有自己喜欢的工作才是最好的工作。还有,只有自己喜欢的人才是最好的人,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一辈子做自己喜欢的事,那才是人生最快乐的享受和最美好的境界!

人对学习、工作的爱好、兴趣,也是人获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由于喜欢,由于热爱,人才可能不知疲倦,不遗余力,从而把学习、工作做到极致,做到最好,最终使事业达致高端,走向那种巅峰状态。

一个人没有爱好、兴趣,或者违背自己的爱好、兴趣,那就失去了“自我”,就异化了,就可能陷入一种巨大的不幸、深重的灾难甚至无法忍受的痛苦。

一个人一生连个爱好、兴趣也没有,他能找到“自我”,会活得开心、快乐与幸福吗?一个没有爱好的人生,必然是一种痛苦的人生,这种人生无异于慢性自杀。

一个没有爱好的人生,也必然是一种悲哀的人生。一个人没有了爱,漠然对待一切,就说明他对生活没有了感受,失去了反应能力,就彻底麻木了,就变成了木头,这还不够可怜和悲哀吗?所谓“哀莫大于心死”!

实际上,一个人没有什么爱好、兴趣,他的一生将会成为一个在苦闷中勉强活下去的无聊过程,这样的人生我看不要也罢!

我始终认为,一个学生,不喜欢学习,就是在拿学习来折磨自己;一个工人,不喜欢工作,就是在拿工作来折磨自己。而一个人如果一生连一个爱好、兴趣也没有,那就更加严重更加悲催了,他是在拿自己的一生来折磨自己,自己成了自己最大的敌人。

一个人违背自己的爱好、兴趣学习、工作和生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那就是自个跟自个过不去:是自己给自己添堵,自己给自己找别扭,自己给自己设置不幸,自己给自己制造痛苦。在这人世间,还有什么比这更离奇更荒唐更怪诞的事情吗?说白了,这是干傻事,是在进行一种赤裸裸的自我践踏自我毁灭!

如果有人以爱的名义想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强加给别人,让别人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所谓“己所欲,施于人”,那就更加不好了,更加要不得,这不仅是很不人道的,是不合乎道德的,而且这实在无异于一场谋杀!因为爱以尊重为基础,没有了尊重,这种爱就极有可能适得其反,甚至可能变成一种“加害”,酿成一种“灾难”,爱也就彻彻底底变味了,被根本扭曲。

特长

人的特长、优势也是后天的,是在人爱好、兴趣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培养而形成起来的。

人的爱好、兴趣不等于人的特长、优势,但人的特长、优势显然在人爱好、兴趣的基础上才可能真正孕育起来,发展起来,并对人发生实际影响。没有爱好、兴趣,这种特长、优势难以形成,或者即使形成了也不可能被发挥而成为一种现实力量。

人的特长、优势同样表现为人的“自我”、个性,也是人“自我”、个性继续发展的前提、基础。一个人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就很容易找到“自我”,感受到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

一个人一生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与自己的这种特长、优势同样关系密切。

一个人有特长、优势,才可能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卓然而立,最终成就一种独特人生、非凡人生。特长、优势无疑是一个人卓尔不群、不同凡响的根本保证。

一个人有特长、优势,才容易感受自己生命的价值,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一种成功的喜悦,享受一种愉悦的美感,人的特长、优势无疑可以赋予人一种快乐人生、幸福人生。

人没有特长、优势,或者违背自己的特长、优势,他就丧失“自我”,就异化了,就可能同样陷入巨大的不幸、深重的灾难或难以忍受的痛苦。

没有特长、优势,可能导致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最终落入平庸者一群,所谓“泯然众人矣”!由于丧失“自我”,找不到成就感,没有存在感,还可能进一步削弱人的自信,最终使人失去那种在社会上自立的力量,更不可能图强于世界。

更为忧虑的是,没有特长、优势,一个人很容易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感受一种挫折感,体验一种失败感,这种感觉在人的心理上如此反复多了,积淀多了,就可能对人的精神造成沉重的打击,使人觉得自己这也不好,那也不行,“百事不如人”,最终可能导致自轻自贱,自己看不起自己,严重的话,还可能发生轻生的情况,自己结束自己的生命。

志向

人的志向、愿望同样是后天的,在人特长、优势的基础上内在生发、孕育而成。

所谓“内在”,是指这种志向、愿望出于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不是外在强加给人的,强迫给人的。那种外在强加给人、强迫给人的志向、愿望,对人而言只能是一种精神摧残、感情折磨!

人的志向、愿望就是人的“自我”、个性,没有志向、愿望,人就会陷入迷茫,走向迷失,就会从根本上丧失“自我”,就异化了,所谓:人无志,非人也。结果,人就只能处于一种手足无措、无所适从的生命状态、尴尬境地。

当然,人所以要有志向、愿望,从根本上是要解决自己“一生的价值”问题,真正服务社会,贡献人类,从而使自己获得心灵的安顿、精神的寄托、感情的慰藉,求得自己内在世界的真正安宁、平和、快乐与幸福。正像中国工程院院士闻玉梅所讲的:“我们虽然要解决老婆和房子的问题,但更需要解决‘我们一生价值在哪里’的问题。”正是人的这种志向、愿望,为人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找到了途径,开辟了道路。

人的志向、愿望,不能太高,太高了就会成为“空想”,变成“幻想”。人多方努力了,争取了,这种志向、愿望还没有取得进展,还不能达成,他就可能逐渐失去信心,并最终导致撂挑子,半途而废。当然,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人的才智能力不可能得到充分发展,也不可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生命潜力,人的精神会感到被抑制,受压迫,这会造成一种无比和巨大的心灵痛苦。

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还与自己的这种志向、愿望大为相关。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境界,往往就是人在自己的志向、愿望里为自己界定的高度、设置的境界。

人有志向、愿望,才会对自己的生命保有一种自觉,保有一份清醒,从而避免自己人生走向迷茫,避免一种盲目的生活。

人有志向、愿望,才会心灵充实,精神饱满,热情洋溢,保有活力,容光焕发,神采飞扬,始终富有一种青春的气息!

人有志向、愿望,才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激发自己的生命能量,从而使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致,使生命激昂澎湃,达于巅峰!

并且,人的志向、愿望越强烈、越明确,人也才可能越愿意投入、越愿意努力,这种投入、努力也才可能越容易发生作用,越容易收到更好效果。

还有,相对而言,在生命可以承受的范围内,人的志向、愿望越远大,他的才智、能力才可能发展得越充分,从而对社会的贡献也就可能越大越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人的志向、愿望对人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胸怀远大理想才成了一些成功人士共同的特征,比如著名学者张载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杰出音乐家贝多芬讲:“不,平静无为地打发日子,这不是我贝多芬选择的生活。”

一个人没有追求,对未来缺乏想象,就会心气涣散,精神聚不起来,力量聚不起来,这不可能有所作为,成就一番宏图大业,人的一生只能被一些无谓的小事琐事所吞噬所淹没。而且整天饱食终日、无所事事,人也会精神空虚,感情没有寄托,陷入一种巨大的精神摧残、心灵痛苦。孔子就讲:“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这种吃吃喝喝、无所作为的生活会让人感情忧郁,无聊得受不了,精神会垮掉。我国著名国学大师梁启超也说:“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

还有,一个人没有追求,没有梦想,他的生命就会失去一种积极向上的趋势和力量,他就可能思想日趋萎靡,能力走向萎缩,生命陷入平庸乃至及早衰朽等,这等于选择了一条自我消解和自我灭亡的路子。域外一句箴言说得好:“真正让我们衰老的并不是年华逝去,而是理想消磨。”

当然,更令人忧心的是,一个人没有志向,没有追求,还可能诱发一些严重的不良行为,导致形形色色有损世道人心的社会问题,比如偷窃、酗酒、赌博、吸食毒品、放纵性行为,如此等等。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人寻求刺激,放纵自己,不为别的,往往就是不知道把自己的“身”放在那里,把自己的“心”放在那里,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填补自己精神上的空虚,释放自己的心理压力,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

当然,违背自己的志向、愿望,人同样会失去“自我”,走向异化,生命会陷入巨大的不幸、深重的灾难和难以忍受的痛苦。

事业

人的事业、功绩仍是后天的,在人志向、愿望的基础上经过人艰苦卓绝、不知疲倦的奋斗最终达成。

人的事业、功绩就是人的“自我”、个性。人所以要求自己有事业、有功绩,就是人要最终实现“自我”,完成自己,把自己“一生的价值”落实下来,从而自己对得起自己,自己能够交代自己,避免造成内心不安,导致自己精神恐慌。因为只有事业、功绩,才可能最终使人最充分地实现“自我”,完成自己,把自己“一生的价值”实现出来,使人能够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对得起自己,没有虚度年华,枉活一世!没有事业、功绩,或违背自己的事业、功绩,人的“自我”、个性最终就落空了,人的自己就无从确立或面临破产,人“一生的价值”就会空洞化,彻底沦为虚无。这种情况下,人就异化了,人的生命将不会有什么价值或意义,人生最终跌入了令人不堪回首的不幸、灾难和痛苦的深渊。

一个人一生的发展如何,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更与自己的这个事业、功绩紧相联系。一个人成就了什么样的事业、功绩,往往也就成就了什么样的人生或生命。比如,没有西安事变,就没有张学良,正是西安事变,才成就了爱国名将张学良;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没有邓小平,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才成就了一代伟人邓小平。

实际上,一个人的事业、功绩,还代表了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水平、成就水平,标志着他对社会、国家、人类、天下的作为及贡献,是衡量一个人一生有无作为有无价值的根本尺度和重要标准。并且正是这样,我们在习惯上往往才会把一些人的伟大事业与他们的名字紧密联系起来,就如教育之于孔子、历史之于司马迁、诗歌之于李白、文学之于鲁迅一样,以此来昭示他们在社会上存在的伟大价值或崇高意义,表彰他们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与不朽功德。

在《做一个有灵魂的人》的演讲中,周国平曾讲:“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事业,但‘职业’不等于‘事业’。‘职业’仅仅是谋生的手段,也许你的职业很能挣钱或者很有权力,但这还是‘职业’,不是‘事业’。什么是‘事业’呢?我觉得用人的内在能力来说,有两条标准。第一,要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对事情本身有强烈的兴趣,而不是因为利益,没有利益也要做,就因为喜欢。这是‘事业’的一个标准。另一个标准是,由于从事了这份事业,而让人生意义得到了实现……”这种对事业的理解显然是正确的,并且耐人寻味,意味深长!

总之,正是人的天赋、爱好、特长、志向和事业,才构成了人的“自我”,构成人特殊的本质,使人的人生或生命光怪陆离、丰富多彩!

人的做人

弄清了人的本质,人的做人问题,就是人活到自己的本质上,进行本质生活、本来生活或本真生活的问题,就水到渠成、迎刃而解了,那就是人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只有人实现“自我”,确证“自我”,才能求得人做人,人活到自己的本质上,进行本质生活、本来生活或本真生活,也就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心灵欲求。而人这种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论的意义上,就是“审美实践”,是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它可以创造审美价值、审美意义,给人带来一种美感愉悦与精神满足。因为通过人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人达成了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以此为基础,人才能在这个世界上对自己的生命获得那种肯定感,找到那种存在感,也就是实现了一种感受上的认同,而伴随着这种感受上的认同,人进而就会产生一种感情上的共鸣,这就是获得了一种美感愉悦与精神满足,使自己精神有所安顿,思想有所慰藉,感情有所寄托,心灵有所归宿等。马克思就讲,审美实践是人的自我实现、自我确证,与此相联系,审美欣赏就是人作为审美主体“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即人的“自我观照”、“自我欣赏”。实际上,人是在什么意义上成为人的,人也就在什么意义上进入了审美领域,人的做人与人的审美具有一种内在的统一性。或者说,人是一种自洽自足的存在,人一旦成为人,就进入了审美领域,就可以获得一种美感愉悦与精神满足。

进一步讲,人如何实现“自我”,确证“自我”,从而求得或达到人做人,人活到自己的本质上,开始一种本质生活、本来生活或本真生活?

与上述人的本质包括天赋、爱好、特长、志向和事业相联系,人的实现“自我”,确证“自我”,就是人要:

(一)顺应自己的天赋

通过不断尝试或实践,人首先要发现自己的天赋,了解自己的秉性,然后,顺应它,服从它,人才可能自然、顺畅地成长,充分、完满地发展,避免不知道自己的天赋在哪里,造成生命浪费,或者违背自己的天赋,彻底扭曲自己,避免人生之路陷入迷途,走向迷失,充满曲曲折折,一路坎坎坷坷。并且由此,人才可能真正活到自己的本质上,呈现出天才的神韵与气象,在学问或事业上达到应有的非凡或高度。更为可贵的是,顺应人的天赋,服从人的秉性,才会真正解放人的生命,舒展人的心灵,使人的精神获得无穷的自由和快乐。

爱迪生从小就有探究的天赋。由于母亲用心培养、细心呵护,他最终成为世界上的发明大王,成就了一种卓越人生,也是快乐人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谷超豪讲:“做数学研究是要有天赋的,我在这方面还是有点天赋的。数学研究就像下象棋,要有大眼界,只经营眼前小小一块地盘就会失去大局。”正是顺应了自己的这种数学天赋,谷超豪在数学领域功勋卓著,成绩斐然,并在2009年获得了我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西德尼·史密斯说得好:“无论你的天性如何,都要坚持它,……按照天性的指引不断去追求,定会取得巨大的成就。”

满足自己的爱好

满足自己的爱好,就会有快乐、有享受;有快乐、有享受,这种快乐、享受就会进一步化作一种巨大的内在驱动力从而把人从此岸推向彼岸。而在那彼岸的,正是那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功和无穷收获!

数学大师丘成桐对数学具有浓厚兴趣。上大学期间,他就曾冲进老师办公室问一些连教授们都未曾考虑过的数学问题。内容深奥难懂的数学课堂上,同学们纷纷离去,只剩下他一个学生。凡是涉及数学的讲座,哪怕听不懂,他也一个不放过。最后他以数学为志业,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取得了无以伦比的科学成就。

还有著名作家莫言。“莫言从小就对文学表现出强烈的兴趣,8岁就看大部头的书。……莫言非常热爱作文,小学时的作文,几乎每篇都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里朗读。”由于对文学的这种喜爱,使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巨大成功,2012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只要满足自己的爱好,就能使人充分地燃烧自己,最大限度地释放生命能量,从而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使没有希望成为希望,最终创造奇迹,缔造辉煌,使生命臻于高境、极境、化境!奥里森·马登讲:“如果真的对演说、音乐等事业十分向往和钟爱的话,那么蕴藏在你内心深处的潜能终有一天会像火山一样迸发出来。”

发挥自己的特长

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人才会不断感受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进而获得一种成就感,体验一种成功的喜悦,享受一种美感的快乐。而正是积这种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大大小小不同程度的成功的喜悦,大大小小程度不同的美感的快乐,就把一个人一步一步推向前进,最终推向事业的高峰,推向人生的绝顶!

姚明所以成为姚明,是在他充分发挥了自己打篮球的特长;刘翔所以成为刘翔,是在他于110米跨栏方面展现了自己绝对的优势;杨丽萍所以成为杨丽萍,是在她在自己擅长的孔雀舞领域“舞出我人生”。姚明、刘翔、杨丽萍显然都由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特长、优势,他们都成功了,他们的名字才成为当代中国独特而响亮的文化符号!

美国成功心理学大师克利夫顿讲:“人的成功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优势。”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我们才可能在自己所处的领域里真正做到左右逢源,呼风唤雨,成为社会精英、国家栋梁、时代领袖!

确立自己的志向

确立自己的志向、愿望,使自己“一生的价值”有明确的实现方向或实际载体,人的精神就会获得一种确定性,拥有一种安顿感,人所有的努力就会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并且,这种志向、愿望还会不断唤起人的觉悟,激励人的斗志,焕发人的干劲,赋予人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最终使人顶天立地,有所作为,建立丰功,创造伟绩!

司马迁的崇高志向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马克思的宏图大志是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解放全人类;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的伟大梦想是“我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正是在这种志向的内在驱使和强烈推动下,他们都在自己各自的领域内呕心沥血,建立功勋,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足迹”,并且这种“历史足迹”已成为人类共同享有的精神财富!

成就自己的事业

成就自己的事业、功绩,人才能最终做到做自己,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从而达到实现“自我”,完成自己,把个性发挥到极致,使生命臻于巅峰,实现自己“一生的价值”!这样,人既对得起自己,没有辜负生命,也无愧于社会、国家、人类、天下,为社会、国家、人类、天下履行了自己作为一个人应有的责任或使命,可谓修成正果,大功告成,无怨无悔,功德圆满!

毛泽东亲手缔造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被誉为“中国人民的大救星”;邓小平一手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开放,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钱学森奠基了我国的航天事业,被称为我国的“航天之父”。他们都以自己毕生奋斗之事业,不仅对自己的生命真正负起了责任,而且实实在在成就了中国,使中国在世界上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美好声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讲:“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一个人在自己的一生中如果真的做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成为了什么样的,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找到了自己“一生的价值”,成就了一番伟大事业,这就是所谓的“得其所哉”,他怎么还可能“因虚度年华而悔恨”,“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呢?这样的人生无疑就是成功人生,也是快乐人生!

当然,任何事业、功绩的取得都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需要长期沉潜的心境和稳定积累的功夫,还可能历经大量的挫折和磨难,克服无数的艰难与险阻。但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实际上,越是这样,就越能砥砺我们的思想和品格,激发我们的斗志与精神,彰显我们的伟大灵魂以及崇高的人格魅力;越是这样,我们也就可能越有出息,越有大的作为和不菲的成就!

总之,人活着,就在做人,在实现“自我”,本质地生活、本来地生活或本真地生活,也就是进行“审美实践”,是人顺应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事业。只要做自己,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活在自己的生活或世界,开显自己生命的独特价值,我们的人生就会充满不尽的诗意和美感,洋溢无穷的快乐与幸福。所以,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讲,人生的目的,不是获取和积累那些僵死的物质的东西,而是人生命的自我实现。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在“五·四”时期关于《伦理学原理》的批注中也讲:“人类之目的在实现自我而已。实现自我者,即充分发达自己身体及精神之能力至于最高之谓。”

并且,人是社会的人,人的价值、意义也总是相对于社会、集体而言的,在于对社会对集体的作为与贡献,因而,那种认为人实现自我价值是自私的,代表了一种个人主义的价值观,这显然是根本错误的,是一种极为糊涂和肤浅的认识,这明显是把人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集体对立了起来,反映了一种彻头彻尾的形而上学思维方法。如果每个人都不能实现自我价值,处于一种无所作为和没有意义的生命状态,那么,我们的社会、集体又立足于何处呢?如果一种社会、集体不能使每一个人充分地实现自我价值,享受生命快乐,那么这种社会、集体的存在是合法的吗?并且正因为人的价值、意义是相对于社会、集体而言的,在于对社会对集体的作为及贡献,所以,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自我、个性与民族、国家、人类、天下紧相联系起来的时候,他的生命将达于极致,臻于化境,他将拥有无穷无尽的快乐与幸福。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讲:“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会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精神哲学对人的重要意义

思想塑造未来。不同的世界观必然开出不同的世界!精神哲学以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和世界图景,它不可能对人学、美学、教育学、文艺学、哲学等没有意义,也不可能对我们当下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没有意义。不过,在这里我更关注和看重的是精神哲学对于人本身的意义,精神哲学以自己的人做自己,使人成为人相引领相号召,无疑将让人本质地生活,开创一个人本主义时代,使人顶天立地,气扬神飞。

在这样的时代,人将站立起来,成为独特的个体或鲜活生命。

人做自己,使人成为人,包括顺应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事业,这是以人的生命本质为根据,遵循了人生命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样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在自己的人格上将会不再具有那种依附性,随之人也会失去那种卑微气息和萎缩心态,他会在一种潜移默化中,在实践的不断锻炼与长期考验中,逐渐把自己引向自立,使自己走向独立,最终站立起来,成为独特的个体或鲜活生命。这样的生命,具有独立人格,自主精神,浩气荡漾,气吞山河;这样的生命,拒绝平庸,顶天立地,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这样的生命,没有奴性,铁骨铮铮,不会苟且,特立独行。这样的生命,自有一种操守,一种气节,一种品格,一种精神,从骨子里透着一股生命的坚毅和刚强,透着一股生命的高贵与尊严。这样的生命,在任何情况下,其人格不会堕落,其精神不会萎缩,其思想不会平庸,其感情不会卑下!这样的生命,是民族的脊梁,是国家的主人,是社会的主宰,是时代的中坚!虽然生活在一种既定的社会秩序之中,他却可以以自己作为一个人所具有的生命独特之意义作用这社会的既定秩序,从而在成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有一个漫长的封建社会,这赋予了国民一种顽固的奴性。如果我们高举精神哲学的旗帜,倡导人做自己,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它无疑对改造我们的国民性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还有,现在,我们国家富强了,但人是否也随之觉醒了呢?我看,我们很难做一个肯定回答。我想,擎起我们这种精神哲学,显然有利于唤醒人们的觉悟,使我们的人民逐渐开始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活出自己生命的精彩和意义,活出自己生命的高贵与尊严!

在这样的时代,人将笑逐颜开,欢天喜地,拥有一种审美人生、快乐人生。

人做自己,实现“自我”,使自己成为人,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还可以使人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找到一种存在感,实现一种认同感,这样,人就可以激起一种感情的共鸣,体验一种成功的喜悦,享受一种愉悦的美感,使人养气、励志、畅神、壮怀、兴意、陶情等,使人拥有一种审美人生、快乐人生。在实践论的意义上,马克思把这种人做自己,实现“自我”,称作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恩格斯把这种人做自己,实现“自我”,叫“一种享受”,实际就揭示了这种人做自己,实现“自我”,具有审美价值、审美意义,可以给人带来美感愉悦与精神满足。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讲人生艺术化,实际所揭示的也是这种人做自己,实现“自我”,因为正是在这种人做自己、实现“自我”中,人才能身为自己,自由地呼吸,享受一种美感愉悦、精神快乐。金岳霖讲逻辑学,认为“好玩”,赵元任研究语言学,说“好玩儿”,陈省身是数学家,深情地说“数学好玩”。何谓“好玩”?就是他们不为外在的功名所苦,不为外在的利禄所累,只追求那些内在于自己生命的东西,他们从自己的爱好、兴趣出发,在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都最大限度地开显了“自我”,实现了价值,享受了美感,快乐了自己。现在的一些青年人,流布着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只有娱乐、休闲、消遣等,才是人生自由与快乐,才是所谓美的享受。这种观点显然低俗了,肤浅了,皮相之谈,缺乏对人生的本质体验,没有深入到人生命的内在与深层。

在这样的时代,人才可能有所作为、顶天立地,成为一流人物。

我国当代教育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一流人物。调查显示,我国恢复高考以来的3300名高考状元,没有一位成为某领域的领袖人物、杰出人才,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和成就远远低于社会预期。为什么?那就在我们当代教育没有使人成为人,我们的学生没有做自己,实现“自我”,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试想,一个人如果只是学习前人的,或模仿别人的,从来没有做自己,没有实现“自我”,没有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他除了委屈自己,扭曲生命,屈辱地生活外,还如何可能求得充分发展,有大的不一样的作为呢?比如,那些从高考中脱颖而出的学生,往往选择名校或热门专业,因为这些名校或热门专业在他们看来总是意味着金钱与财富,而不顾及自己的天赋、爱好、特长等,“有研究表明,清华大学70%的学生不是自主选择兴趣专业”。结果就业后,金钱可能是大把大把赚了,据说清华大学在中国改革开放的30年内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但在人类广阔的学术思想文化领域,却并没有这么风光,没有什么好说的,没有那种划时代的伟大贡献,没有那种巨大的历史性成就,这是中国当代教育的极其可悲之处!

一个人做自己,实现“自我”,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包括顺应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事业,才可能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有所发现,有所发明,从而做大事,成大器,成为杰出人才,成为一流人物,著名作家贾平凹就讲:“任何东西活到本质上才能成大器。”如果没有创新、创造、发现、发明,人的“自我”还表现在哪里呢?人如何成就自我生命的独特价值、非凡意义?

蜚声世界影坛的著名意大利电影明星索菲亚·罗兰,16岁的时候,她怀着成为电影明星的梦想,只身来到罗马,没想到,她第一次试镜就失败了,所有的摄影师见了她,都说她达不到美人的标准,并且特别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不完美。导演卡洛·庞蒂把她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把臀部削减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但是,罗兰年级虽小,却非常自信,她毫不迟疑地拒绝了导演的要求。她说:“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不愿意做任何改变。”罗兰没有对摄影师和导演的话言听计从,没有为迎合别人而放弃自我,这使她得以充分展示个性,展示自己与众不同的审美价值,结果,她主演的《两妇人》获得巨大成功,她因此而被评为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索菲亚·罗兰获得成功后,曾在自传中写道:“自我开始从影起,我就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我谁也不模仿,也从不奴隶似的跟着时尚走。我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判断,我只要求我就像我自己。”显然正是做自己,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才成就了索菲亚·罗兰,使她成为杰出人才、一流人物。

我国国学大师饶宗颐也是如此。在他那里,不图钱财,不求闻达,不在乎那些外在的东西,“从没有为钱做过学问”,而是顺应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的爱好,“被兴趣所驱使”,结果,他同样大获成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一代名家、大家、文化巨擘!

有一则小故事也大有深意。柏林与杰许文初遇时,柏林已经成名,而杰许文则是一个仍在奋斗着的青年作曲家,在亭盘巷里为着每星期三十五元而工作。柏林对于杰许文的才能大为激赏,想请他做自己的音乐秘书,薪水几达他当时所得的三倍。“不过还是别接受这个工作的好”,柏林劝道,“假使你接受了,你可能会发展成为二流的柏林。可是你若坚持做自己,总有一天会成为一流的杰许文”。这个故事难道不值得我们在自己做人的问题上深刻反省、深入玩味吗?

在这样的时代,在最低的意义上,我们每个人都必然会成为自己,完成自己,获得完满人生、圆满人生。

人做自己,实现“自我”,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包括顺应自己的天赋,满足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确立自己的志向,成就自己的事业,固然不可能使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哲学家、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等杰出人才、一流人物,但在最低的意义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必然会成为自己,完成自己,让自己生命的本质得到最充分最完满的实现和表现。因为,一个人如果坚持做自己,实现“自我”,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那么,他除了最终成为自己,完成自己,难道还有其他的可能或结局吗?而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一点没有耽搁,一点没有浪费,哪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没有什么遗憾,更不会有什么不满足、不满意。在我看来,一个人的一生不能以他对物质财富占有的多少来定义,而只能以他是否完成了自己、实现了生命的独特价值来评判!实际上,一个人只要做自己,是什么样的就成为什么样的,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他就已经成功了,因为他完成了自己,履行了自己神圣使命,获得了一种完满人生、圆满人生,也说明他对自己的人生真正负起了责任!易中天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而当他把自己的个性发挥到极致时,就是最好的。”我国著名哲学家高清海甚至说:“一个人能够创造一个富有个性的自我,那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够真正创造出一个富有个性的自我,这也就是对人类的贡献。”

当然,对我这里提出的做人,有人可能会不解,甚至会心生疑虑,他们会问:做人不需要吃饭吗?这种吃饭的问题如何解决?好像我们这里提出的做人与追求物质财富、经济利益是根本对立的,彼此毫不相容,至少不利于物质财富、经济利益的创造与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速度会发生延缓,国家财富积累比率会相对下降”。这个需要澄清,也必须澄清。实际上,在实践论的意义上,人做自己,实现“自我”,本质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即“审美实践”,并不排斥物质财富、经济利益,它只是不再把物质财富、经济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而是把人的做人作为自己的根本目标,而在这个目标中,就已经内在地包含了物质财富、经济利益,“审美实践”作为一种对“物质实践”的超越,这种“超越”就表现在:一方面它有了自己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的做人;另一方面,就是它内在地包含着“物质实践”的合理因素,这就是“物质实践”的物质功利性。这样,它就把物质财富、经济利益与人的做人有机结合了起来,像马克思所讲的:“劳动是劳动者的直接的生活来源,但同时也是他的个人存在的积极实现。”

并且正因为“审美实践”使物质财富、经济利益与人的做人高度统一起来,所以,“审美实践”往往在使人做自己,实现“自我”,满足了自己精神需要、心灵欲求的同时,还给人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的物质财富、经济利益,也许,“审美实践”才是我们获取物质财富、经济利益的“正道”,审美的人生才是一种真正财富的人生?乔布斯的人生可能是一个绝妙的注脚:乔布斯发了,发大了。他自豪地说:“当我是百万富翁的时候是23岁;当我是千万富翁的时候是24岁;当我是亿万富翁的时候是25岁。”他是怎样赚到这些钱的呢?他讲:“我做这个事情,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乐趣。”

还有一个调查也颇耐人寻味。哈佛大学曾对美国1500名学生进行过一项调查,询问他们选择自己的专业是出于爱好还是因为赚钱。1255名学生回答是因为赚钱,245名学生表示是出于爱好。这项调查累计作了十年,目的是了解为了金钱和因为爱好而努力奋斗的两种人,他们最后有多少人成了富翁。结果显示:10年后,在245名学生中,因为爱好而奋斗的人有100人成了富翁,而在1255名学生中,为了金钱而工作的人,只有一人成了富翁。这个调查不是告诉我们,只有“做人”才与物质财富、经济利益有着更为重要更为密切的联系和关系吗?

也许每天想着赚钱发财的事,往往难以称心如愿,而不想那些赚钱发财的事,反而日进斗金、财源滚滚?——这就是造化的妙处!

资深风险投资家伯恩斯讲得好:“只有那些从事真心喜爱的事业的人,才会得到真正的财富。”一个人做自己喜欢的事,才可能把事做好,做到极致,而把事做好了,做到了极致,还会担心没有丰厚的经济回报吗?看来,要“发财”,先“做人”,这才是真正的经济逻辑、财富逻辑!

(来源:光明网思想博客 张正方的空间个人空间http://blog.gmw.cn/?4071)

栏目列表

推荐文章

头条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