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教学课件.pptx
专题六-教学设计.docx
专题六-教学案例.rar
专题六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
一、教学思路
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力挽狂澜,实现伟大历史转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进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新阶段。
本专题介绍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具体阐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指出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依据本章的教学内容与逻辑结构,教学可以依照教材内容以专题展开教学。
二、学情分析
我们的教学对象普遍是零零后。他们距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等理论的探索时期比较远,对于理论的探索过程、理论的内容、理论的意义比较陌生。
大学生对理论学习往往停留在课堂上,容易产生枯燥感和距离感。师生间真诚交流式学习,会使感情融合、距离贴近、气氛活跃,引发学生对理论学习的思考和兴趣,为学习理论奠定基础。
大学生是社会敏感群体,具备了一定的研究能力。让学生以“研究、研讨”为主,针对某些理论问题或社会问题通过广泛查阅资料、深入学习思考,形成论文,进行研讨。
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感受科教兴国战略的紧迫性和现实性,了解社会的发展和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等等,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使学与用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
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的开展,可以使理论学习打破冷面孔,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情况,也就更加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必将会使理论学习在思想教育上,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出更加积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明确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明确,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邓小平理论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二)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系统认知邓小平理论,能够运用邓小平理论解读当代社会问题,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
(三)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理论源于实践的需要,是担当时代责任、解决时代课题的成果,从而有意塑造自我、主动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四、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3.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二)教学难点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理论问题,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是本专题的难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也是围绕这个基本点进行的实践、理论的探索。
五、教学方法
1.翻转课堂
请同学们课前观看教学视频,结合重难点进行学习,并思考“小康”的内涵。党的十九大明确将“精准扶贫”作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强调“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联系十九大相关内容总结社会主义的本质,进行课堂交流。
2.理论讲授
通过导入问题“怎样理解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担当与智慧”,引导学生进入新的专题内容。
通过对理论探索过程的梳理,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通过理论内容的介绍,突出理论解决的问题和现实意义。
3.视频教学
通过播放大型电视系列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片段(第32-39集)等视频,将抽象的理论内容形象化、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理论的内容和意义。
4.实践教学
组织学生进行“回望家乡四十年”系列活动,通过活动的安排和实施,让学生了解理论产生的背景以及理论对现实的指导意义。
六、教学课时
本专题教学安排2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问题:怎样理解邓小平在历史转折中的担当与智慧?[i]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课题。邓小平同志再度恢复工作,面对如此严峻的局面,他首先想到的是要做事,是自己对党和人民应该担当的历史责任,而不是做官。在决定恢复他职务的中央全会上,他这样讲: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
那么,做事从哪里开始呢?邓小平同志在千头万绪中首先抓住决定性环节,从端正思想路线入手进行拨乱反正,强调“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旗帜鲜明地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支持和领导开展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其逻辑步骤是——第一步,强调要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随后,他逻辑地导入了第二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作为推动政治战略转变的第三个逻辑步骤,邓小平在1978年底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所作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著名讲话中,站在政治和理论的高度,对真理标准大讨论作了总结。
(二)讲授新课
问题一: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邓小平在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革命过程中,不断提出和反复思考的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它同样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哲学思想,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一系列互相联系的基本观点,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些基本观点的真理性已经被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所证明。
(1)什么是社会主义?
什么是社会主义?这是直击“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
在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同时,邓小平总结多年来离开生产力抽象地谈论社会主义,把许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并不具有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东西,当做“社会主义原则”加以固守,把许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当做“资本主义复辟”加以反对的历史教训,经过深邃的思考,科学地、精辟地、创造性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明确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回答了新时代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九大概括为“十四个坚持”,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
【案例】共同富裕
1988年,邓小平正式提出了沿海内地、东西部共富的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他指出: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
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在西安举行的西北地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现在,加快中西部地区开发的时机已经到来。我们要下决心通过几十年乃至整个下世纪的艰苦努力,建设一个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生活安定、民族团结、山川秀美的西部地区。经过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持续不懈的奋斗,使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一千二百年来逐渐衰落的西部地区,从生产环境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来一个天翻地覆的根本改变,来一个旧貌换新颜。
国务院于2000年10月26日发出《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政策适用范围包括西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和西南地区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十个省区市以及内蒙古和广西,还先后批准湖南湘西士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等地区,在实际工作中比照有关政策措施予以实施。此后,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就如雨后春笋般开展起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福建、山东、辽宁等省市,深圳、大连、宁波、青岛、苏州等地纷纷加入。
【案例分析】
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大战略,是加强区域合作、优化产业布局、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的大布局,是实现先富帮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大举措。它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们真抓实干、不懈努力,这就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最终目标。
(2)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聚焦生产力,关注生产力发展,产生了“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等具体理论,内容涉及邓小平理论的主要问题的大部分内容。
问题二:邓小平理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搞革命,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建设社会主义,也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为了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以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党的思想路线问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夕,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增强党的团结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政策,标志着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有力地推动和保证了改革开放的进行,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了革命胆略和科学精神的统一,是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
【案例】解放思想
《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第15集有这样的情节:邓小平来到广东龙岭生产大队考察,发现一农户施大娘家偌大的院子里就只养了三只鸭子,很奇怪,施大娘告诉他这是上面的要求,三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四只鸭子就是资本主义。邓小平问她想不想养第四只鸭子,大娘坚决摇头说自己不敢。邓小平却发现虽然只有三只鸭子,但是施大娘准备的饲料却是十几只鸭子的食量。邓小平便把后院的小屋子打开了,原来里面还有十几只鸭子,只不过嘴巴全部被绑起来了。大队干部严厉责备施大娘,为什么她的“资本主义尾巴”这么粗,大娘吓得立马下跪表示马上就把鸭子杀了。邓小平赶紧宽慰她,说这件事情不怪她,她没有错,错是错在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头脑里有不正确的东西。
【案例分析】
长达十年之久的文化大革命阶级斗争中,也出现了许多极左现象,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上至各级领导干部,下到基层民众,以至于出现了今天我们看起来感到非常可笑的现象。邓小平明确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所以,面对这种局面,要冲破禁锢,打开局面,邓小平一马克思主义者的非凡胆略和科学态度,旗帜鲜明地提出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领导和支持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着手解决当的思想路线问题。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详见“问题三”)
(3)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确定,是我们党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得出的科学判断,是党在新时期实现的最根本的拨乱反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同坚持改革开放结合起来,正确处理改革开放和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既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要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基本途径和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中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运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规律,全面推动历史进步,实现民富国强、民族振兴的要求。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
党的基本路线在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党的十七大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人了基本路线。党的十九大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不仅将“美丽”纳入了基本路线,而且将“现代化国家”提升为“现代化强国”,扩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的内涵,提升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
(4)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理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必须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当代中国,发展生产力的任务尤为突出,尤为重要。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社会主义;我们确定的基本路线,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路线。
【案例】逃港
新中国建立后,因为“反右”“四清”“文革”“上山下乡”一系列政治运动带来的政治和经济上的煎熬,使得逃港现象绵延了整整30年。资料显示,建国后出现过4次大规模的逃港潮,分别是1957年、1962年、1972年和1979年,逃港者各个阶层的都有,主要来自广东、湖南、湖北、江西、广西等全国12个省、62个市(县),官方明文记载的“逃港”事件就有56.5万多人次。
那个特殊历史时期,中国内地几乎是与世隔绝的状态。但宝安县(1979年3月改为深圳市)不同,这里与香港接壤,把香港的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宝安县一个农民劳动一天的收入平均是0.7元,而香港则有70元港币左右,相差近百倍。一边早就用上了电视、冰箱,另一边只能吃红薯、咸鱼……悬殊的差距,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时代,很多走投无路的民众强烈不满,怀着不解、不甘的心情,开始冒着生命危险孤注一掷逃亡香港。
逃港的方式主要有三种:陆路、游海、坐船。其中以游海居多,人们通常选择从蛇口一带下水,游过深圳湾,在香港新界西北部的元朗登岸。如果一切顺利,需要一个多小时。为了防止逃港,当时潮汐涨落时间是高度机密。很多逃港者由于不了解涨落潮的时间,往往选择在落潮的时候下水,结果游到半路开始涨潮,拼不过去,淹死在半路,又被海浪打回到岸上。迅猛的外逃风潮催生了一个新的行业:“拉尸行”。鼎盛时,深圳活跃着200多个“拉尸佬”。蛇口海上派出所规定,“拉尸佬”每埋好一具被淹死的偷渡客尸体,可以凭证明到蛇口公社领取劳务费15元,“谁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将生命作了这海湾的祭献。”一位老人回忆说,有一天他从派出所领到了750元葬尸费——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具是他的亲人。
【案例分析】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但人们又为什么要冒着生命危险逃港呢?主要是生活所迫。1977年11月,复出后的邓小平将视察的第一站定在广东。当广东省主要领导向邓小平汇报情况时,“逃港”作为一个重大的恶性政治事件被捅了出来。正当广东的同志忐忑不安地等着指示之时,邓小平却出奇的沉默。他连吸了几根烟,缓缓地转过身来,平静地对大家说:“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邓小平强调要恢复过去行之有效的政策,发展经济,“生产生活搞好了,才可以解决逃港问题。逃港,主要是生活不好,差距太大”。
(5)“三步走”战略
在我国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必须有步骤分阶段实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深入思考如何从中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问题。1987年4月,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明确提出: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为基本实现现代化明确了发展方向,展现了美好的前景,成为全国人民为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正如邓小平所说,实现这一发展战略,将完成一项非常艰巨的、很不容易的任务,是真正对人类作出了贡献,就更加能够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从二○二○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
(6)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必须要加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详见“问题四”)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
②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各有其优势与不足,计划与市场应当相结合。
③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④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邓小平理论还提出了其他一系列“两手抓”思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惩治腐败”。
(9)“一国两制”
①坚持一个中国,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②两制并存,在祖国统一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部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同时在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③高度自治,祖国完全统一后,台湾、香港、澳门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不同于中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高度自治权,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各种合法权益将得到切实尊重和维护。
④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⑤“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是从解决台湾问题开始的。
⑥“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在实践中首先运用于解决香港问题、澳门问题。
(10)中国问题的关键在于党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一个法宝。要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
问题三: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和我们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科学判断。我们讲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
(1)对社会阶段的探索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特殊规律对未来社会的发展阶段作了一个初步的划分: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将经历一个过渡时期,然后进入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阶段),再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对于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否还将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说明,他们认为他们不可能提出一个一劳永逸的方案让别人照着去做。
十月革命前后,列宁提出,只有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渡时期,才能从“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到达“完全的社会主义”或“发达的社会主义”。斯大林把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分为三个阶段:过渡时期;建成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时期。但斯大林把社会主义看作是一个短暂的阶段,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地过早提出了向共产主义高级阶段过渡的任务。
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上,列宁初步探索了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将要经过的阶段和途径。列宁新的贡献有: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之为社会主义;从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社会主义也要经历若干阶段才能到达共产主义。在列宁的论著中,曾经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不完全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等概念,这表明列宁已经有了社会主义分阶段的思想,但是没有来得及具体分析。
斯大林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思考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问题,并把他的思想付诸于社会主义的实践。其失误主要表现为忽略了列宁所作出的关于社会主义要经过多个发展阶段的思想,把社会主义看成是一个短暂的时期,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其实践的结果脱离了国情,形成了过分集中的、僵化的经济、政治体制,给后来的社会主义实践带来消极的影响。
毛泽东提出了社会主义可以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并提出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到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需要 100年左右或者更长的时间。但由于当时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已经陷入“大过渡”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观点,堵死了继续探索的道路。
(2)社会阶段再认识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首次提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
1984年10月,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在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上更进了一步.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报告立论的基础,比较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报告,在系统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对这一阶段的特征和历史进程做了全面的展开和说明,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指出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中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作了科学的概括。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一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社会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在社会性质上存在着明显区别。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的新社会的范畴,新民主主义社会则属于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建立、
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它不同于资本主义,也不同于我国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其根本区别在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否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从而整个社会生活是否牢牢建立在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上。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ii]
①矛盾论
毛泽东同志在《矛盾论》中所指出:“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其他则处于次要和服从的地位。因此,研究任何过程,如果是存在着两个以上矛盾的复杂过程的话,就要用全力找出它的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告诉我们的方法。”
②明确主要矛盾
第一,党的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
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这是党的八大最重要的理论贡献,历史证明是正确的。遗憾的是,之后党的八届三中全会改变了党的八大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判断,认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这样的认识无疑对之后一段时间党的发展生产力的主要任务造成了干扰。
第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全党工作重心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转移。新的历史时期,要求明确社会主要矛盾,为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提供理论依据。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面临的主要矛盾。既然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既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在于落后的社会生产,那么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变社会生产落后的面貌。
③主要矛盾转化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努力奋斗,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关于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基础上的大工业。
列宁: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应当是全国电气化。
①历史起点
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是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这就决定我们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 。
②现实状况
新中国六十多年成就辉煌,但并未摆脱不发达状况。总体上说,中国的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还没有根本上改变,中国目前在世界上还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大国,与亚非一些比较落后的国家处在同一发展水平线上。
由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不发达、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上层建筑还不完善,决定了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③时代特点
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发达国家工业化都经历了很长历史时期,英国用了200多年,美国用了80年,日本也用了50多年的时间。中国的人口比现今所有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要多,中国工业化所需要的资源、才力和物力,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因此,中国的工业化没有一个世纪左右的时间是难以完成的。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问题四: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①就解放生产力而言,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81页)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3页)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5)
我国原有的各种体制在特定时期发挥其历史作用后,随着社会经济等各方面条件的变化,弊端越来越明显,最主要的是使本应充满生机活力的社会经济有机体失去了生机和活力,必须对它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因此,邓小平说:“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②就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改革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各个方面,这些方方面面的改革相互联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方面的改革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改革的成效。同时,改革实际上是对利益关系的调整,虽然改革从根本上说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但是人们在改革进程中获益的程度和时间有所不同,因此,改革的复杂性使得改革极具艰巨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犹如一场革命。
③就改革的广度和深度而言,改革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邓小平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就经济体制而言,改革包括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运行方式、管理方式、分配方式等所有领域的改革。这些改革势必使人们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相应的变化。这场改革不但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而且影响极为深刻,它不是对原有体制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它的根本性变革。正是从这场改革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从由此而引起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我们搞的实质上是一场革命”。
④就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改革可以说是一场革命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抉择,它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实践上的创举。邓小平同志在谈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新的事业时说过:“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所以,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学、我们只能在干中学,在实践中摸索。”“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做,一切都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进行。”
改革的成功势必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经济和技术的落后面貌,加速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路攻坚克难,一路辉煌相拥。改革开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意义最为重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历史抉择。
改革开放来,我们在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怎样看待这些矛盾和问题,事关能否坚定信心,凝聚共识,毫不动摇地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确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严重。比如: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收入差距、地区差距、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在人们健康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由于这些问题的存在,人们对一些具体的改革政策产生了一些疑问,也一度在社会上引起这样那样的争论。
(2)怎样正确认识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①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我们的改革是在一个国情非常复杂、基础十分薄弱的社会主义大国中进行的,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推进的,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一切都需要探索,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这些问题是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关键要看改革的大方向对不对,看改革的目标到底对不对,看改革的前景怎么样。
②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们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现在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成因非常复杂,每一个具体问题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有的是认识不到位、措施不配套造成的,有的是经验不足、具体设计不周密造成的,有的是操作过程不规范造成的,还有的是发展和改革在一定阶段不得不付出的代价。冷静地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也就不会把所有问题都简单地归结到改革本身。总体上看,这些都不是改革方向出了问题。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处理这些问题,可能影响是深远的,后果是严重的。
③必须要加以正确地认识和对待
一方面,不能够将小部分人的不满上升和夸大为人民群众的全面不满,将失去客观态度的不满上升和夸大为人民群众的客观不满,将一些对于改革技术、技巧和程序中的不满上升夸大为对改革方向的不满,将因为部分可弥补的损失、伤害导致的不满上升和夸大为不可弥补和挽救的不满,上述论调都可能导致改革无用论、改革虚无论甚至改革推倒论的滋长。
另一方面,也不能将确实存在于人民群众中的不满缩小和忽视为微乎其微、没有不满,不能将受到实际伤害和利益损失的人民群众的不满缩小和忽视为无理取闹甚至违法乱纪,不能将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领域的不满缩小和忽视为无足轻重的不满,不能将已经开始激化甚至可能带来严重后果的不满缩小和忽视为“小小的不满”,这样的态度既不利于改革的自我完善,也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后续改革环境,更不利于形成持续戒骄戒躁、谦虚谨慎的改革态度。
④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1992年,在南方谈话中,邓小平明确地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判断改革和各方面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标准。
在“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生产力标准是最根本,但并非是唯一的。只有“三个有利于”紧密联系并统一起来,它才能成为判断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不能离开“三个有利于”来空谈社会主义。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注重发展生产力,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先进性和优越性可以表现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等许多方面,但最根本、最主要的则是表现在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国家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必须明确“三个有利于”不是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社会主义可以利用的东西,并不等于都是社会主义的东西。如果以“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那就会在理论上出现界定和解释上的困难,引起思想混乱。比如,在我国现阶段,除公有制这个主体经济成分外,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这些非公有制经济虽然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有利于社会主义,但不能由此说它们都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每一项改革措施的出台都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效应,特别是给不同层次的人们带来不同的实际结果。同时,每一项改革的措施,往往也总是有利有弊。
因此,评价改革的得失成败,只能看全局、看总体、看长远效果,其根本的判断标准只能是“三个有利于”标准。坚持“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改革成败得失、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和“试金石”。[iii]
⑤习近平提出改革评价新标准——带来实实在在获得感
改革不仅要有顶层设计,而且也要有评价标准。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价标准,改革就很难深入推进。在2016年2月23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提出改革的评价新标准:“把是否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是否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作为改革成效的评价标准。”
用什么样的标准来判断我国改革开放的具体措施和成果,不仅是我国改革进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如果没有一个科学的判断标准, 我国的改革就有可能走偏,甚至出现方向性问题。邓小平在我国改革初期曾提出“三个有利于”思想,为我国改革评价提供了马克思主义的判断标准。如今,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两个是否”的新标准,实现了改革成效评价标准的新发展。
“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论断新思想,是对我国改革实践的新认识。我国改革过程中不同时期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不同,发展重点不同,评价标准也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赋予新内涵。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推进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唯有如此改革才能大有作为。”
“两个是否”的评价标准体现了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是改革“向何处去”的正确答案,是改革“改得怎么样”的衡量尺子。掌握好这个评价标准,全面深化改革方能有底气、有力量、有成效。[iv]
(3)如何理解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的关系
①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邓小平明确指出:“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1992年初邓小平南方谈话就指出在开放的世界中不实行开放的政策,只能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会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我们应以开放的胸襟去接纳世界,融会贯通各民族文化,取长补短。
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针对新中国成立后被帝国主义封锁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在封闭环境下搞建设的突出问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顺应世界开放发展大势,党中央果断确立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改革外贸体制、发展对外贸易,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再到直接利用外资,都是了不起的突破。1980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又进一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设立海南经济特区。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大门逐渐敞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商以多种方式涌入,中国迅速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热土。
【案例】博鳌亚洲论坛与会外国企业家积极评价习近平主席主旨演讲和重要讲话
习近平主席4月10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发表题为《开放共创繁荣 创新引领未来》的主旨演讲,强调各国要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开放共赢,勇于变革创新,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不断迈进;中国将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继续推出扩大开放新的重大举措,同亚洲和世界各国一道,共创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11日,在同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中外企业家代表座谈时,习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将坚定不移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为亚洲和世界发展作出中国贡献,欢迎搭乘中国经济快车,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成果。[v]
【案例】服贸会再次向世界展示开放的中国
2020年9月4日至9月9日,以“全球服务,互惠共享”为主题的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简称服贸会)在北京顺利举行。据统计,本届服贸会吸引了包括近200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来自148个国家和地区的2.2万家企业和机构线上线下参展参会。
规模盛大的服贸会,向全球各国释放了中国坚持对外开放、携手促进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繁荣的信心。
②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第一,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邓小平指出:“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自己,使自己壮大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在对外开放中一定要自己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确立本国的发展道路,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实现经济独立,保证政治独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但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第二,在对外开放中坚持自力更生,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国情就决定了中国的事情要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全部的资金和技术。单靠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可能使我国富强起来,基本的途径只能是依靠我国人民自力更生。
第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
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将使我们既能有效利用国内的优势资源,又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资源;既能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又能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外开放使我国与世界市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外部世界任何重大的动荡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程度不同地传递到我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冲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就能使我们站稳脚跟,有效地抵御外来的冲击,缓解消极影响,避免社会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动荡。我国才能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顶住别国的压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应看到,在今天的世界上,还存在某些敌对势力,不愿意中国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是不容易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增强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限制和制裁,才能真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不受制于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用要素低成本、出口导向型的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连续多年成为世界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用几十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工业化进程。
但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外贸依存度过高、关键核心技术受限、产业转型升级压力巨大,等等。
③“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中央多次在高规格会议上,提及“双循环”:“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020年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说:“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
扩大内需不等于放弃对外开放,形成国内大市场更不等于放弃国际竞争。中国是在开放环境下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绝对不能把国内、国际“双循环”割裂开来。“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对改革开放理论的发展。
问题五:怎样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1)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①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全党全国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中共中央在邓小平逝世的悼词中指出:“邓小平同志这样说过: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我们中国人民至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今天同样应当说,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这是对邓小平历史功绩的正确评价,同时也说明作为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全党智慧结晶的邓小平理论,是党在新的时期对所面临的新的时代特征、历史方位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新的历史任务的科学回答。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充分证明党的十五大所作出的正确论断: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跨越新世纪的新征途上,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我们整个事业和各项工作。这是党从历史和现实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原则。因此,我们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时候,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时代特征和当代价值,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②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邓小平理论是指导党和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因而在实现这个伟大的历史任务的过程中,都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并在新的实践中不断地加以丰富和发展。这就是说,邓小平理论是涉及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问题,就其所阐明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针来看,它不仅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也是我们在实践中创新的理论依据和理论起点,是对它的丰富和发展。
(2)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
①邓小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习近平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纪念座谈会对邓小平做出高度评价:“邓小平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
【案例】习近平对邓小平的六个评价
2014年8月20日,中共中央举行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将近1万字的讲话中回顾了邓小平同志一生的丰功伟绩,总结了邓小平同志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卓越贡献。更为精彩的是,习近平用了5000多字的篇幅,讲了6点“我们要纪念邓小平什么”的问题。“信念坚定、热爱人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战略思维、坦荡无私”,是习近平对邓小平的六个评价,也是要求全党向邓小平学习的品质。
纪念一个人,最好的方式莫过于继承其精神,践行其理念,秉持其道路。这条道路,是中国革命和中国改革的共同遗产和传统,更是肩负中华民族未来和中国人民前途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空谈终将误国,唯有实干兴邦。[vi]
②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紧紧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响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为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一以贯之的主题。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邓小平理论使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迎来了思想的解放、经济的发展、政治的昌明、教育的勃兴、文艺的繁荣、科学的春天。
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 110 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所重申的:“如果没有邓小平同志,中国人民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新生活,中国就不可能有今天改革开放的新局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光明前景。” 邓小平理论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指导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系统的科学理论。
课堂小结
邓小平理论贯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重大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构成了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篇之作,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八、课后思考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如何理解共同富裕?
3.如何把握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4.如何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九、社会实践
主题:“回望家乡四十年”系列活动
内容及要求:组织学生通过走访调查、实地调研、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图片、视频、文字、语音相结合的形式,结合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辉煌成就,感受中国的沧桑巨变。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从而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十、阅读书目
1.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传(1904-1974)》
4.习近平:《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